近日,外媒消息称,英特尔计划收缩可穿戴设备业务,甚至退出该领域,并将对涵盖该业务的NDG事业部进行大幅裁员。英特尔方面明确否认退出可穿戴设备领域,但对于人事调整的传闻则不予置评。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可穿戴设备行业先行者的英特尔在该领域的表现并不出众。除了受可穿戴市场仍处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制约外,可穿戴设备一度被视为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延伸,更强调芯片产品的低功耗,而这恰是英特尔的短板。
可穿戴设备遭遇滑铁卢 英特尔大力断腕谋出路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下,ARM阵营掌握绝对话语权,英特尔似乎没有回旋余地。它选择跳过当下,直接在下一个路口布局,将物联网、数据中心作为撬动未来的支点。
可穿戴设备或遇滑铁卢
英特尔对于退出可穿戴市场予以明确否认,强调可穿戴市场是英特尔旗下战略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的重点布局方向。但对于裁员传闻不予置评。
在可穿戴设备尚未火爆的2013年,英特尔于当年9月成立了专注于该领域的NDG事业部。2014年3月,英特尔又一举收购了运动手表厂商Basis,并将其整合进NDG,这也被业内视为英特尔进军可穿戴市场的关键和标志。伴随英特尔2014年底与知名奢侈品眼镜品牌Luxottica Group签署了在智能眼镜方面的多年合作协议,也奏响了英特尔进军消费级可穿戴市场的号角。
除了通过并购,英特尔投资还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抢滩可穿戴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例,先后设立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英特尔投资中国天使基金均将可穿戴设备作为重点投资方向。
在IT独立评论人孙永杰看来,英特尔入局可穿戴市场较早且动作不断,但在该领域表现乏善可陈。IDC三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设备数据显示,Fitbit继续引领行业,英特尔仍旧无缘前五。今年6月,由于可能出现过热风险,英特尔召回了旗下可穿戴Basis Peak设备,这被外界视为英特尔在可穿戴市场的一大败笔。
对此,孙永杰指出,以手表、手环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共性颇多,均强调处理器的高性能、低功耗、小尺寸、灵活设计等,而这并非英特尔的长处。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此前表示,“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机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重要延伸。”
这一观点也得到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的认同。“论可穿戴芯片综合性能,英特尔难敌高通;论价格,英特尔难抗联发科、瑞芯微等中系军团。”
此外,可穿戴市场虽呈稳步增长态势,但仍处起步阶段。传感物联网创始人杨剑勇指出,需求痛点难触及、续航能力不足、数据分析能力待提升、同质化严重等属可穿戴市场通病。
面对横亘在面前的两大难关,孙燕飙指出,英特尔缩减可穿戴等基础性的物联网业务布局,削减开支的同时也可以将资源聚焦至关键性领域。
英特尔CEO科再奇此前明确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工业和零售业,将成为英特尔物联网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杨剑勇表示,上述领域侧重芯片的强计算能力胜过低功耗,英特尔此轮调整或出于资源调配,服务转型的需要。
加减法背后的绝地反击
实际上,这并非英特尔今年首次被传裁员。今年4月份,英特尔对外宣布计划裁员1.2万人,这是英特尔近年来最大规模裁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1%。
大力断腕的背后是后PC时代英特尔战略转型的迫切。英特尔如今的市值一度在1600亿美元上下浮动,不足其巅峰市值502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正酣的2012年11月,高通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科再奇一度将平板视为移动市场的反超筹码,但作用有限。据ARM今年最新的路演文件显示,其在移动计算领域的市占率高达85%。而今年5月份,英特尔移动芯片的旗舰型产品Broxton系列处理器产品以及SOFIA系列部分产品的取消,被视为其再度收缩移动芯片市场的重要信号。
彼时,科再奇旗帜鲜明地强调,将推动英特尔从PC公司向智能互联时代的领导者转型。简言之,不再依靠PC、手机等设备端产品获得整体增长动能,而是希望打通从可穿戴到数据中心的全终端产品线。
杨剑勇表示,互联网经济正处在PC、移动互联网进入智能互联网的阶段。万物智能互联的过程涉及到人与物、物与物等多维度的深度交互,但核心和基础是强计算能力的处理器。目前,英特尔X86架构处理器仍延续处理器领域一骑绝尘的强势姿态。据市场调研公司Mercury Research数据显示,在全球2015年出货的所有X86架构处理器中,英特尔占据市场份额高达87.7%。
“英特尔逾百亿的净利润以及全球数据中心芯片主导者的强大科研背景,既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现实基础,也有利于英特尔形成竞争性壁垒。”杨剑勇指出,相较于布局前端的智能终端器件而言,后端的数据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分析等环节更利于英特尔发挥强计算的优势。科再奇此前曾表示,“英特尔可以从云和数据中心释放出更多价值,而数据分析就是其中的关键。”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英特尔在后端环节一直动作不断。先是以1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可编程处理芯片厂商Altera。今年,英特尔又先后完成了对深度学习芯片企业Nervana和视觉处理芯片制造商Movidius的收购,三者直指大数据高性能运算以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实感、存储、传输、深度分析功能的芯片,英特尔通过将收购标的的算法融入到自身的通用芯片中,将使计算能力得到加成。”孙永杰表示。
错将移动互联网视为PC互联网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英特尔,选择直接跳入万物互联的未来,在业内人士看来,无奈之中裹挟冷静。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规避竞争。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图形处理器(GPU)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上的优势远高于中央处理器(CPU),这也导致做GPU的英伟达和做CPU的英特尔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被打破。而英伟达以70%的市占率称霸GPU市场,并频频牵手IBM开发人工智能芯片。杨剑勇表示,非进即退的芯片市场,英特尔想要轻易撼动英伟达并非易事。同时,也不排除ARM补足计算能力的短板,侵蚀英特尔的地盘。
在开放的ARM架构掌握移动智能硬件绝对话语权的当下,英特尔似乎没有太多选择。不过,对于坚决转型的英特尔而言,寄予厚望的数据中心业务已跻身为第二大收入且仍处稳健增长中。在科技巨头趋之若鹜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英特尔并未缺席,甚至仍在引领,这种进取的姿态也让外界对其增加了信心和期待。但摆在它面前的挑战是,如何在“风”来之前,重塑自我。
不胫而走的裁员消息再次将芯片巨头英特尔推至风口浪尖。近日,外媒消息称,英特尔计划收缩可穿戴设备业务,甚至退出该领域,并将对涵盖该业务的NDG事业部进行大幅裁员。
英特尔方面明确否认退出可穿戴设备领域,但对于人事调整的传闻则不予置评。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可穿戴设备行业先行者的英特尔在该领域的表现并不出众。除了受可穿戴市场仍处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制约外,可穿戴设备一度被视为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延伸,更强调芯片产品的低功耗,而这恰是英特尔的短板。
可穿戴设备遭遇滑铁卢 英特尔大力断腕谋出路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下,ARM阵营掌握绝对话语权,英特尔似乎没有回旋余地。它选择跳过当下,直接在下一个路口布局,将物联网、数据中心作为撬动未来的支点。
可穿戴设备或遇滑铁卢
英特尔对于退出可穿戴市场予以明确否认,强调可穿戴市场是英特尔旗下战略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的重点布局方向。但对于裁员传闻不予置评。
在可穿戴设备尚未火爆的2013年,英特尔于当年9月成立了专注于该领域的NDG事业部。2014年3月,英特尔又一举收购了运动手表厂商Basis,并将其整合进NDG,这也被业内视为英特尔进军可穿戴市场的关键和标志。伴随英特尔2014年底与知名奢侈品眼镜品牌Luxottica Group签署了在智能眼镜方面的多年合作协议,也奏响了英特尔进军消费级可穿戴市场的号角。
除了通过并购,英特尔投资还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抢滩可穿戴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例,先后设立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英特尔投资中国天使基金均将可穿戴设备作为重点投资方向。
在IT独立评论人孙永杰看来,英特尔入局可穿戴市场较早且动作不断,但在该领域表现乏善可陈。IDC三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设备数据显示,Fitbit继续引领行业,英特尔仍旧无缘前五。今年6月,由于可能出现过热风险,英特尔召回了旗下可穿戴Basis Peak设备,这被外界视为英特尔在可穿戴市场的一大败笔。
对此,孙永杰指出,以手表、手环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共性颇多,均强调处理器的高性能、低功耗、小尺寸、灵活设计等,而这并非英特尔的长处。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此前表示,“可穿戴设备是智能手机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重要延伸。”
这一观点也得到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的认同。“论可穿戴芯片综合性能,英特尔难敌高通;论价格,英特尔难抗联发科、瑞芯微等中系军团。”
此外,可穿戴市场虽呈稳步增长态势,但仍处起步阶段。传感物联网创始人杨剑勇指出,需求痛点难触及、续航能力不足、数据分析能力待提升、同质化严重等属可穿戴市场通病。
面对横亘在面前的两大难关,孙燕飙指出,英特尔缩减可穿戴等基础性的物联网业务布局,削减开支的同时也可以将资源聚焦至关键性领域。
英特尔CEO科再奇此前明确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工业和零售业,将成为英特尔物联网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杨剑勇表示,上述领域侧重芯片的强计算能力胜过低功耗,英特尔此轮调整或出于资源调配,服务转型的需要。
加减法背后的绝地反击
实际上,这并非英特尔今年首次被传裁员。今年4月份,英特尔对外宣布计划裁员1.2万人,这是英特尔近年来最大规模裁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1%。
大力断腕的背后是后PC时代英特尔战略转型的迫切。英特尔如今的市值一度在1600亿美元上下浮动,不足其巅峰市值502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正酣的2012年11月,高通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科再奇一度将平板视为移动市场的反超筹码,但作用有限。据ARM今年最新的路演文件显示,其在移动计算领域的市占率高达85%。而今年5月份,英特尔移动芯片的旗舰型产品Broxton系列处理器产品以及SOFIA系列部分产品的取消,被视为其再度收缩移动芯片市场的重要信号。
彼时,科再奇旗帜鲜明地强调,将推动英特尔从PC公司向智能互联时代的领导者转型。简言之,不再依靠PC、手机等设备端产品获得整体增长动能,而是希望打通从可穿戴到数据中心的全终端产品线。
杨剑勇表示,互联网经济正处在PC、移动互联网进入智能互联网的阶段。万物智能互联的过程涉及到人与物、物与物等多维度的深度交互,但核心和基础是强计算能力的处理器。目前,英特尔X86架构处理器仍延续处理器领域一骑绝尘的强势姿态。据市场调研公司Mercury Research数据显示,在全球2015年出货的所有X86架构处理器中,英特尔占据市场份额高达87.7%。
“英特尔逾百亿的净利润以及全球数据中心芯片主导者的强大科研背景,既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现实基础,也有利于英特尔形成竞争性壁垒。”杨剑勇指出,相较于布局前端的智能终端器件而言,后端的数据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分析等环节更利于英特尔发挥强计算的优势。科再奇此前曾表示,“英特尔可以从云和数据中心释放出更多价值,而数据分析就是其中的关键。”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英特尔在后端环节一直动作不断。先是以1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可编程处理芯片厂商Altera。今年,英特尔又先后完成了对深度学习芯片企业Nervana和视觉处理芯片制造商Movidius的收购,三者直指大数据高性能运算以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实感、存储、传输、深度分析功能的芯片,英特尔通过将收购标的的算法融入到自身的通用芯片中,将使计算能力得到加成。”孙永杰表示。
错将移动互联网视为PC互联网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英特尔,选择直接跳入万物互联的未来,在业内人士看来,无奈之中裹挟冷静。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规避竞争。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图形处理器(GPU)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上的优势远高于中央处理器(CPU),这也导致做GPU的英伟达和做CPU的英特尔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被打破。而英伟达以70%的市占率称霸GPU市场,并频频牵手IBM开发人工智能芯片。杨剑勇表示,非进即退的芯片市场,英特尔想要轻易撼动英伟达并非易事。同时,也不排除ARM补足计算能力的短板,侵蚀英特尔的地盘。
在开放的ARM架构掌握移动智能硬件绝对话语权的当下,英特尔似乎没有太多选择。不过,对于坚决转型的英特尔而言,寄予厚望的数据中心业务已跻身为第二大收入且仍处稳健增长中。在科技巨头趋之若鹜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英特尔并未缺席,甚至仍在引领,这种进取的姿态也让外界对其增加了信心和期待。但摆在它面前的挑战是,如何在“风”来之前,重塑自我。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