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interwetten与威廉的赔率体系
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各电子仪器连接时,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图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2.调试静态工作点 (20分)
(1) 暂不接入交流信号,把一直流电源调到12V;
(2) 将RW调至最大,接入12V直流电源;
(3) 调节RW,使IC=2.0mA后,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B极、E极和C极对地电压UB、UE、UC值,记入表1。
表1 实验数据表一   (条件:  IC=2mA  )
| 
 测  量  值  | 
 计  算  值  | ||||
| 
 UB(V)  | 
 UE(V)  | 
 UC(V)  | 
 UBE(V)  | 
 UCE(V)  | 
 IC(mA)  | 
| 
 | 
 | 
 | 
 | 
 | 
 |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20分)
(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有效值为1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2)  把上述调节好的的正弦信号加在放大器输入端(B与地),作为ui;
(3)  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并计算电路的相应电压放大倍数AV 。
表2 实验数据表二  (条件:Ic=2.0mA  Ui=10mV )
| 
 RC(KΩ)  | 
 RL(KΩ)  | 
 Uo(V)  | 
 AV  | 
 观察记录一组uO和u1波形  | 
| 
 2.4  | 
 ∞  | 
 | 
 | 
|
| 
 1.2  | 
 ∞  | 
 | 
 | |
| 
 2.4  | 
 2.4  | 
 | 
 | 
(1)置RC=2.4KΩ,RL=∞,Ui=10mV;
(2)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uO不失真的条件下,调节RW,使IC分别为表3中之值,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UO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记入表3。
表3 实验数据表三 (条件: RC=2.4KΩ RL=∞ Ui= 10 mV )
| 
 IC(mA)  | 
 1.5  | 
 1.8  | 
 2.0  | 
 2.5  | 
 2.8  | 
| 
 UO(V)  | 
 | 
 | 
 | 
 | 
 | 
| 
 AV  | 
 | 
 | 
 | 
 | 
 | 
5.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20分)
(1)置RC=2.4KΩ,RL=2.4KΩ;
(2)在未接入交流信号时,调节RW使IC=2.0mA,测出UCE值;
(3)接入交流信号,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 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用直流电流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C和UCE值,记入表4中。
表4 实验数据四    (条件:RC=2.4KΩ   RL=∞   Ui=  mV  )
| 
 IC(mA)  | 
 UCE(V)  | 
 u0波形  | 
 失真情况  | 
 管子工作状态  | 
| 
 | 
 | 
 | 
 | |
| 
 2.0  | 
 | 
 | 
 | |
| 
 | 
 | 
 | 
 | 
三、实验总结 (每题10分,共20分)
1、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电子发烧友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