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共享用车鼻祖、离开中国市场已经三年的 Uber 登录了纽交所。发行价定在 45 美元,预计筹集 81 亿美元。
最终, Uber 以跌破发行价的 42 美元价格开盘,随后一路震荡,以 41.57 美金每股收盘。截至收盘时为止,市值 697.11 亿美金。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科技爱好者跟我们一样,在凌晨还在关注其上市首日的表现。早前一天,我们还曾开玩笑,说马斯克估计心下不平,因为特斯拉的市值( 427 亿美元)怎么就只有 Uber 的 2/3,明明「特斯拉」才是最具想像力的科技公司、汽车公司和出行公司。
在 Uber 上市之际,我们进行了连续专访和梳理,试图用下面的文字回答这五个问题。
十年 Uber 上市
从今天的股价来看,Uber 直接以跌破发行价 的 42 美元价格开盘,其后一路震荡,最终定格在41.57 美金每股。
当然,即使这样, Uber 目前697.11亿美元的市值,也远超特斯拉目前 427 亿美元和通用汽车 533 亿美元市值,成为美国 100 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去年在接受 CNBC 电视专访时,Dara Khosrowshahi 说:「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自行车,Uber 都能提供服务,甚至还会建立起公共汽车或地铁的能力。」他说:「我们希望成为 A-to-B 的运输平台。」
看看 Uber 官网上放出的这张图。就出行领域而言, Uber 可以或者计划提供的出行选择,包括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电单车,甚至飞行器,也就是 Uber Elevate。
至于 Uber 到底在干什么?官方则是这样描述的:
除了构建交通服务平台外,我们还使用自动驾驶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和优步空中交通来创造未来,帮助人们更快捷、更实惠地订餐,消除医疗障碍,创建新的货运预订解决方案,并为各个公司提供完美的员工出行体验。Uber
而是在于 Uber 从来没有证明过,伴随规模的扩大,它能盈利。
即使在招股书中,Uber 也没有对上面这张图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获取司机、乘客的成本;乘客、司机的留存率;Uber 外卖服务的获客成本、推广成本等等。
华尔街都是傻子?
那为什么华尔街依然选择 Uber?或者说,市场为什么依然会 Buy Uber?
当然,不是因为傻。
一方面,是因为 Uber 已经证明了自身的创新与高效。
没有人能想到,释放闲置、分散的私人运力,能够释放出那么大的威力。时至于今日,Uber 已经在 63 个国家开展业务,2017 年的总运营里程为 260 亿英里。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无人驾驶公司文远知行WeRide CEO 韩旭目前正在美国。作为中国当下最知名的无人驾驶团队领导者,他昨晚在跟我们连线时举了个例子:
在没有 Uber 之前,从硅谷打车去旧金山,需要 120 美金;而有了 Uber 之后,则只需要 40 美金。(文远知行北美团队)公司的小姑娘,已经完全没有买车的念头,每个月打车的交通费用只需要 400 美金。要知道,这可是在美国。韩旭
他将 Uber 的价值定位在社会资源的优化上,认为 Uber 虽然没有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但却极大提升了车的利用效率。这是 Uber 的价值所在。对于乘客而言,则解决了时间的利用效率问题。
「在拥堵时,你是愿意开车?还是打车?打车是否时间就被利用起来了?」
Uber 无人车
这也是 Uber 在去年 3 月发生自动驾驶车祸致死案件后,顶着全世界的压力,也要重启自动驾驶测试的原因。
而就在 IPO 之前的4 月 19 日,软银、日本电装、丰田还联合投资了 Uber 自动驾驶部门 10 亿美元,这也使得 Uber 自动驾驶部门估值超过72.5亿美元。
整个 2018年,Uber 在自动驾驶上的投资为 4.57 亿美元,2017年是 3.84 亿美元,2016 年是 2.3 亿美元。
对 Uber 商业模式的认同,还来自下面这样的事实:
谷歌同门的 Waymo 已经订购了大约 8.2 万辆无人车,目前正在凤凰城开展 Robotaxi 的试运营;目前估值高达惊人的 1500 亿美金。(是的,比 Uber 目前的市值高了一倍多。)
2018 年 CES,丰田章男宣布丰田将从汽车公司转型为移动出行公司,同时还发布了“多功能出行平台”——e-Palette,今后将开放车辆控制接口,可搭载其他公司开发的自动驾驶控制组件;在移动服务平台上公开服务供应商所需API;初期合作伙伴有滴滴出行、亚马逊、必胜客、马自达、优步等。
同年 6 月,丰田投资新加坡网约车公司 Grab 10 亿美元——Grab 此前收购了Uber在东南亚地区的网约车业务。
2018年,福特将移动出行团队重组为四家子公司:福特X (Ford X),一个专注于智能出行新项目的企业孵化器;移动商务集团(Mobility Business Group);移动营销和增长(Mobility Marketing and Growth),这将是全球营销和销售团队;移动平台和产品(Mobility Platforms and Products),这将为福特的移动出行业务提供设计和底层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
今年 2 月 22 日,奔驰和宝马宣布合资 10 亿欧元,成立移动出行服务联盟。联盟旗下包括 5 个子公司:提供分时租赁和共享单车的在线出行服务平台 Reach Now、电动汽车充电平台 Charge Now、在线停车服务平台 Park Now、提供出租车/网约车/电动滑板的出行服务平台 Free Now,以及专攻分时租赁的 Share Now。
....
中国公司正在快速追赶
回到开头提到的五个问题。前三个问题——更多或者更大的出行公司、更快到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更便捷的出行,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给出肯定的答复。而中国的公司也正在这一领域快速追赶。
「就像有时候讲内容为王,有时候讲渠道为王一样,不同的阶段会不同的逻辑。如果内容都一致化的,当然就是渠道为王;如果内容有很强的差异,当然是内容为王。」何小鹏
苹果曾经想从头到尾自己做,但现在来看,它的无人车项目也搁浅了。苹果这么有钱,都撑不下去。未来的出行业务,一定是由无人驾驶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公司+汽车公司+出行平台三方组成的铁三角关系。韩旭
反对:Uber 的商业模式中没有「人」
就中国目前的观察来看,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打车公司、无人驾驶公司,甚至互联网公司都在向出行方向转型或者布局。包括百度、阿里、腾讯、滴滴,也包括上汽、广汽和吉利等
但是,并不是所所有人都认同这个方向,在专访时也有很多反对声音。
用一句话形容,所有对出行服务公司的设想都是从效率出发,但唯独没有考虑到人。
「没有人」的第三层含义,则是五个问题中的后两个——更多的「杀熟」质疑、更令人畏惧的大公司统治。
请先看看下面这个问题:
如果在发生灾难时,打车的价格被动态调整到正常价格的 3 到 6 倍,你觉得道德吗?
想必很多人都会认为不道德,但这样的事情,就曾发生在 Uber 的身上,类似「杀熟」的质疑,也曾发生在中国的网约车平台身上。
而出现这样的质疑和不信任,除了科技公司追求效率导致「功利主义」倾向外,还与现在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模式有关。
简单说,就是司机跑出 100 元钱来,平台要抽走 20 到 25 元。但合理的商业模式,不应该是按单抽成?无论远近,一单收取固定的几元钱?
当抽成模式成为出行服务平台的主要盈利点时,公众对于大公司先天然就会产生恐惧,先天然就会产生「杀熟」的质疑。
而换成机器人,这样的质疑和不信任很可能会急剧攀升。
从公正的角度看,科技公司或出行服务平台有很大几率会处理不好效率与公正的关系。起码,Uber 创始人、前CEO 卡兰尼卡(Travis Kalanick)就大概率根本不会考虑「公正」二字。
怎么破?这是所有出行服务公司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
无人驾驶
+关注
关注
98文章
4062浏览量
120551 -
Uber
+关注
关注
0文章
411浏览量
36264
原文标题:Uber刚刚上市市值697亿美金,我们为什么要回答这五个问题
文章出处:【微信号:cqche023,微信公众号:车联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