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 美国共享出行市场的“千年老二”,终于率先站到了聚光灯下。共享出行公司 Lyft 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美国“网约车第一股”。
Lyft IPO 无疑是近期美国科技股的大事,除了因为这是近 2 年来美国最大规模 IPO 外,更重要的是,Lyft 的上市将为曾经在全球各地掀起革命性巨变、鼓动资金狂潮的共享出行行业 “定价”。不论是 Uber 中国的滴滴出行,在 LyftIPO 上市后,都将了一个可以让市场比评的基础价格,而这将会对已然陷入既有模式经济是否具有长期持续性的共享出行行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将会是非常值得观察的重点。
上市首日 Lyft开盘价报 87.24 美元,较 72 美元的发行价上涨了 21%,截至 29 日美股收盘,Lyft 报收 78.29 美元,较发行价涨 8.4%。
根据每股 78.29 美元的收盘价计算,路透社和 CNBC 估计 Lyft 的市值约为 222 亿美元,成为 2017 年 3 月 Snap 上市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 IPO。本周三,Lyft 将 IPO 发行价预期区间提高至每股 70 至 72 美元,高于此前预计的区间 62 至 68 美元。摩根大通、瑞士信贷和 Jefferies 是本次 IPO 的主要承销商。
在 Lyft 欢庆 IPO 的同时,平台司机的不满情绪也在爆发。根据 The Verge 报道,在 Lyft 上市当天,数百名 Uber 和 Lyft 司机在洛杉矶、旧金山和圣地亚哥举行罢工,抗议工资低和工作环境恶劣的现状。
事实上,尽管有成千上万个司机维持着整个网约车体系的运转,但 Uber 和 Lyft 都没有将他们看作是自家员工甚至是兼职员工,而是被划分为独立承包商。这就意味着作为承包商的司机们将缺乏保险、休假等福利,以及围绕工资和工作环境问题与平台进行谈判的能力。
在上市前,Lyft 向平台司机提供了一系列安抚措施,其中包括为车辆维修提供折扣优惠等,但这反过来也暗示出,Lyft 似乎也担心司机的不满情绪可能会在上市之日夺走过多的关注度。
Lyft成立于2012年6月,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如今已是美国第二大共享出行公司。据Second Measure研究公司称,截至2018年底,Lyft在美国占有28%的市场份额,是排名第一的Uber的最大竞争对手,Lyft也因此被市场戏称为“千年老二”。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在 DeepTech 看来,Lyft 当然还算不上是一家真正的高科技公司。不过,它也开展了一系列前沿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研发。比如,Lyft 在无人驾驶方面就早有布局。2016 年 9 月,Lyft 就公布了其自动驾驶计划,并在美国加州 Palo Alto 设立了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此后 Lyft 还先后与 Waymo、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在自动驾驶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上进行合作。此次上市融资,可以助力它下一步研发创新,进一步提升业务的科技含量,直到开拓真正的硬科技业务线。
Lyft上市:为全球共享出行初创“定价”
Lyft 此次上市也将为众多可能将要上市的超大型初创公司打下前站,尤其为同一模式的四海兄弟们定下了资本市场的价格。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除了 Lyft,多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独角兽传出了上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和 Lyft 同处共享出行市场的 Uber。据彭博报道,有知情人透露 Uber 计划以最高 1200 亿美元的估值上市。
根据招股书提供的数据,2018 年 Lyft 的总乘客数量为 3070 万,司机数量为 190 万;同年,Uber 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乘客数量为 7500 万,司机数量为 300 万。这两家共享出行公司同样是在跑步烧钱。根据 Lyft 近三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16 至 2018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3.43 亿美元、11 亿美元和 22 亿美元,净亏损数据分别为 6.83 亿美元、6.88 亿美元和 9.11 亿美元。
与老对手 Uber 相比,Lyft 的业务更加精简。虽然也都涉足了自行车、踏板车租赁业务,但 Lyft 仅在北美提供服务,而 Uber 的业务则在全球展开,在香港、甚至欧洲很多小城市也都可以通过 Uber 随时叫车。相比之下,Lyft 更加专注于网约车业务。目前 Uber 的业务重心已从打车逐渐转移,自动驾驶、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和外卖为其业务扩张的主要途径。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还有一家共享出行起家的独角兽就是中国公司滴滴出行。滴滴出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90%,可谓一家独大。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和腾讯、阿里巴巴一起,在 2015 年 5 月参与了 Lyft 的 E 轮融资。当时 Lyft 估值为 25 亿美元。
这次滴滴出行可以从投资国外同行中大有斩获,但其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如意。2018 年,三个月内接连发生的两起乘客遇害事件将滴滴推上了风口浪尖,其顺风车业务因此下线,至今未恢复。
同时,滴滴仍在应对中国市场的合规性挑战。根据监管部门规定,从事网约车运营需要三证齐全,而有数据显示在所有网约车和车主中,仅有小部分是合规的。目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催促滴滴加紧对不合规的网约车进行清退。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有报道指滴滴出行内部传出一份数据显示,滴滴 2018 年亏损达到了 109 亿元。在 2 月 15 日的滴滴月度全员大会上,滴滴 CEO 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并表示将整体裁员约 15%。去年曾有消息传出滴滴将要 IPO,但在历经波折后,上市计划也没了下文。
从信息不对称痛点,提升出行闲置效能
Lyft 的母公司 Zimride 成立于 2007 年,比 2009 年成立的 Uber 还要早一些。在美国,公路上的汽车里约有 80% 的座位是空的,因此 Zimride 的创始人 John Zimmer 认为这样的行驶效率非常低。尤其是当他在津巴布韦出差时,看到当地的司机会通过顺路拉陌生乘客赚外快,更是决定要解决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而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共享汽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截至 2014 年,美国小型乘用车闲置率约为 90%,相当于消费者从购买一辆汽车到其报废,只利用了其 10% 的价值。
因此,大量的司机和闲置汽车涌入了 Lyft 平台,利用闲置时间产出价值;同时,这些司机和闲置汽车也反哺了 Lyft,推动了Lyft 的增长。
无论是 Lyft 或者是 Uber,虽然他们目前的运营收入很高,但是随着市场和业务的开发,更多闲置车辆和闲置司机都将被带动,未来的收入还有增长空间。
同时 Lyft 表示,3 年内将会在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上投入 3 亿美元用以开发工具、维护软件运营、数据挖掘等等。这意味着 Lyft 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了解美国出行市场的需求,比如哪个地区需要分配更多车辆。这种反馈会决定业务运营的决策,从而利用激励和补贴招纳更多的闲置汽车,用于拓展自己的业务。
由此一来,本身作为连接司机和乘客两端信息工具的 Lyft,就能为美国经济带来远超于一个社交软件的效益。这或许是纳斯达克愿意为连年亏损的 Lyft 开绿灯的原因之一。不过,只要 Lyft 这样的领头羊公司还处于亏损中,共享出行的市场验证就仍未结束。投资者终会给这家公司一个合理的预期。
-
共享
+关注
关注
1文章
72浏览量
13246 -
网约车
+关注
关注
3文章
222浏览量
11366 -
lyft
+关注
关注
0文章
36浏览量
7444
原文标题:美股近2年最大IPO敲钟,共享出行第一家实现上市!为千亿美元行业估值命运开第一枪?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