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在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暨资本市场合作峰会上,位列全球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前十的天水华天科技签约落户浦口开发区,总投资80亿元。这一项目的落户,加之此前投产的台积电南京12吋晶圆厂、欣铨科技等项目,浦口开发区实现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闭合。
自2016年3月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领军企业台积电落户以来,浦口开发区按下了发展的“快进键”,两年来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的排名提升了31位,在新一轮开发区的转型发展中走出了自己的路。
产业做“减法”,瞄准“高精尖”
浦口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南京四大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云集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食品、文化创意等众多产业。
“顶层设计的高度决定今后发展的质态和水平。”浦口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曹卫华介绍,“十二五”末,开发区决定改变过去产业定位过于分散的状况,对已有产业做“减法”,集中精力引进和发展“高精尖”产业。
为此,浦口开发区确立了“2+1”产业导向:“2”即两大主导产业,包括以集成电路和智能终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为核心的高端交通装备产业;“1”即一大特色产业,指以膜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
此后,浦口开发区开始围绕产业定位有目标地进行招商,并设立了10亿元集成电路、50亿元新能源汽车等6支产业基金,扶持相关企业发展。在园区的大力招引下,台积电南京12吋晶圆厂、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及博郡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加速集聚。一个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一个500亿级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和一个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坚持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同时,浦口开发区还多措并举,让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除完善企业发展经济生态之外,为节约中小企业用地成本,浦口开发区启动建设了10公里双峰路创新走廊以及100万平米科技载体,助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公共配套接续投运,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在“2+1”产业定位的引领下,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如何完善城市配套,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成了浦口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开发区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完善生产性服务配套,引进了一批从事2.5产业的企业,为大批企业竣工投产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瞄准人才生活需要,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投入,提升生活的便捷度、舒适度。
近年来,浦口开发区产业新城崛起之路步履铿锵:路网框架全面拉开;书人实验学校主体已建成,不久将正式启用;邻里中心招商进展顺利,丝兰湖商业中心力争今年年底投运;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桥林产业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的南京桥林新城医院项目正在加快效果图绘制及总平报审……
集聚核心要素,营造创新生态
日前,浦口开发区与全球首家泛亚洲创投加速器——亚洲创速签订合作协议。该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用于集成电路、智慧驾驶等相关产业的加速与孵化,帮助企业快速成长。预计在项目落户后的6年时间里,将引进超过300个项目,直接投资超过90个项目。
如何保证可持续增长,关键在创新。浦口开发区依托国家级孵化器、专业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步伐,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把创新平台打造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器、高新产业的孵化地。
在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方面,浦口开发区分别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大学浦口资源环境创新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浦口先进制造研究院已孵化引进多家企业,很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
曹卫华表示,接下来,浦口开发区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构建系统性创新环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产业创新与发展。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89文章
11570浏览量
36219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