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工智能成为了年度热词。在这一年中,我们与AI人工智能的距离经历了陌生、一知半解再到比较了解这几个阶段。到了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的热度依然在攀升,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
据了解,领英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统计,最新发布的《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急速增长,基础层研究人才成为最大人才需求点。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李飞飞称,人工智能尚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全球范围内人才非常稀缺,她认为,”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全世界都是大大的供不应求”。
顶尖人才是公司激烈角逐的关键要素
因此,随着行业升温,全球各国之间的AI人才争夺大战悄然拉开帷幕。近日,在两大科技巨头谷歌与苹果之间,出现了人才抢夺的局面。据外媒报道,谷歌前搜索和人工智能主管约翰·贾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被苹果招纳,并将会在苹果公司负责“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战略”,并直接向苹果公司库克(Tim Cook)汇报工作。苹果公司这次成功的挖角,说明AI人才之战对于巨头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拥有了合适优秀的人才,才能拥有卓越出色的科技成果。
约翰·贾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在2010年加入谷歌,曾主导推动将人工智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与谷歌产品进行整合,如互联网搜索、Gmail和谷歌数字助理Google Assistant等。据了解,目前在硅谷,拥有人工智能经验的工程师是各公司最迫切需求的人才之一,薪酬甚至能够达到八位数。
在人才方面,苹果似乎一直很关注科技领域内的专家人才,并注重人才招揽。在约翰·贾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入职苹果之前,已经有数位有数位人工智能专家加入苹果,比如: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拉斯·卡拉赫丁诺夫(Russ Salakhutdinov)。他曾拜师谷歌大脑负责人之一杰富瑞·希尔顿(Geoffrey Hinton)。
求贤若渴,中、日、美三国AI人才抢夺激烈
据LinkedIn统计,全球目前拥有约 25 万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其中美国约占三分之一。此外,在中国拥有超过10年的AI行业经验的从业者不超过25%,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50%。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数量尚存较大距离。近几年,中美两国在这个领域都运用不同的方式努力招揽最顶尖的人才。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大事记是去年12月,谷歌宣布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亚洲首个AI中心——谷歌AI中国中心,这意味着谷歌正式加入中国AI人工智能的人才抢夺之战。
当然,中国也不甘示弱。滴滴在获得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之后,便在加州山景城设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专门针对智能驾驶系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开展研究。随之而来的是,今年1月,百度研究院在硅谷设立商业智能实验室和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实验室,同时迎来三位世界级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KennethWardChurch、浣军、熊辉的加盟。似乎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抢夺战从未停止过。
除了中美两国,日本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国家。据了解,日本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于1970,日本机器人之父加藤一郎,当时研发了人工肌肉驱动之下的下肢机器人。到了1990年,日本数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日本的人工智能发展程度比中国超前,但是中国的追赶速度飞快。因此,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公司都向人工智能专家学者伸出橄榄枝之际,日本也加入了其中。
在人才抢夺大战中,高于人才市场上大部分行业的薪酬成为了最有力的“诱饵”。近日,日本公司StartToday旗下的在线时尚购物网站Zozotown,在本周一发布了新的招募公告,招聘至多7名“天才”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专家,如人工智能、密码学、机器人学等相关专业人士。这家公司提供的年薪高达1亿日元(约合94.4万美元)。这个薪酬在日本的IT专业人员市场,属于非常罕见。由此说明日本公司StartToday求贤若渴。
对于StartToday公司高薪招揽人才此举,在日本得到广泛评论。日本猎头公司RobertWalters科技员工招聘主管Tomokazu Betzold表示,“长期以来,日本公司给外界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薪酬不具竞争力。因此,这样看来是一个积极发展势头。”
另外,根据日本猎头公司RobertWalters的数据统计,日本顶尖软件工程师的平均年薪约为11.3万美元,远低于美国的25万美元。而在中国,国内最大创业公司的员工年薪能超过300万美元。
当一个行业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时,人才稀缺是普遍现象。人才是影响各个公司能否在激烈角逐中成功突围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才的争夺,是各大科技公司背后交手最关键的一战。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29浏览量
23832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国芯科技携手赛昉科技发布高性能AI MCU芯片
Delska举行波罗的海三国地区最具可持续性数据中心的封顶仪式
国仪量子推出全球首台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
共创AI+时代——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紫光国芯成功登陆新三板
芯片巨头人才战:英伟达与三星的AI芯片人才争夺
英伟达从三星挖走超500名半导体人才
AI时代,人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如何?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IEEE Fellow邢国良出任国科微AI首席科学家

国科微斩获2024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最佳AI芯片”

英特尔加速推动AI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2022年全球AI人才分布:美国首选,中国印度留才实力提升
国科微:将持续优化边缘AI战略布局
生成式 AI (3/4):如何缓解人才短缺,促进芯片设计多元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