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CAN XL物理层探秘(上):革新要点与显著优势

虹科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来源:虹科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作者:虹科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2024-11-26 10:01 次阅读

欢迎关注虹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CAN XL #数模信号转换 #CAN通信

导读

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领域对通信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CAN通信已经从最初的1Mbit/s速率发展到如今CAN XL数据帧在FAST模式下可达20Mbit/s的高速传输。本文将详细介绍CAN XL网络中的物理层革新与优势,包括CAN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演进、物理层的关键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FAST模式下的阻抗特性以及CAN XL网络的验证等方面。

01****CAN总线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演进与物理层革新

在CAN总线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发展之初,1Mbit/s是最高比特率。如今,当使用CAN SIC XL收发器并启用FAST模式时, 在CAN XL数据帧的数据阶段,可实现高达20Mbit/s的速度 。通过一个使用CAN XL协议控制器和CAN SIC XL收发器的CAN节点,可以凭借不同配置实现CAN CC、CAN FD和CAN XL通信,而无需硬件修改,仅需不同的协议控制器配置。

CAN通信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其物理层支持多点网络,该网络所有节点可同时接收CAN帧,无需交换机,且节点间无传播延迟。为了组织这种通信,特别是在开始时,需要一个仲裁阶段。 在仲裁阶段,所有节点在网络上传输逻辑“1”或逻辑“0”。 为了在不损坏节点或不在网络上传输未定义的信号电平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点,只有“0”作为显性信号在网络上被主动传输,而“1”由终端电阻被动产生,被称为隐性电平。

图1 CAN FD收发器阻抗(来源:英飞凌).png

图1 CAN FD收发器阻抗(来源:英飞凌

图1中展示了收发器的输出行为。收发器在高阻抗(以允许网络上的隐性电平)和低阻抗(以产生显性电平)之间切换。隐性到显性的转换由收发器控制,而在显性到隐性的转换期间,最大可能的转换速率仅由收发器限制。这种转换主要由线束和终端电阻控制。在传输显性和隐性信号期间,收发器输出阻抗的不断变化会在网络上引起振铃。这种振铃限制了CAN网络中的最大可能比特率。

02****物理层的关键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与FAST模式阻抗特性

为了实现更高的比特率,CAN XL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对收发器概念进行了重要修改。图2中展示了SIC收发器输出阻抗的行为,显性到隐性阶段也由收发器控制。输出阻抗现在从显性阶段的低阻抗变为100欧姆的中阻抗,持续时间最多为500纳秒。这个阶段称为有源隐性阶段。在有源隐性阶段之后,收发器输出阻抗从中阻抗变为高阻抗,以允许网络上的碰撞。这个阶段称为无源隐性阶段。在SIC阶段选择100欧姆的阻抗是为了使收发器阻抗与典型的CAN双绞线阻抗(100欧姆)相匹配。
图2 CAN SIC收发器输出阻抗特性(来源:英飞凌).png

图2 CAN SIC收发器输出阻抗特性(来源:英飞凌)

这种修改提高了现有CAN FD网络的可靠性,使其比特率高达8Mbit/s。为了使CAN XL实现超过8Mbit/s的比特率,需要一个新的收发器概念。 在仲裁阶段,采用CAN SIC 收发器概念,即 SIC 模式;在数据阶段,选用推挽收发器概念,此模式称为 FAST 模式,可实现高达 20Mbit/s 的比特率。 在CAN XL协议的ADS(仲裁到数据序列)阶段,收发器从SIC模式切换到FAST模式。模式切换由CAN XL协议控制器通过TxD引脚控制。在FAST模式下的阻抗与有源隐性SIC模式下的阻抗相同,均为100欧姆。但是由于交替波形,传输比特的对称性比SIC模式更好,允许比特率高达20Mbit/s。

图3 从SIC到FAST模式转换期间发射器的阻抗特性.png

图3 从SIC到FAST模式转换期间发射器的阻抗特性(来源:英飞凌)

图3展示了 SIC XL发射器在SIC模式到FAST模式转换期间和在FAST模式下的阻抗特性。 转换从显性电平变为level_0,然后变为level_1。从显性变为level_0是为了获得与FAST模式相同的电压摆幅。否则,在转换阶段,由于更高的电压摆幅引起的振铃必须单独分析。在图4中,展示了 在数据阶段结束时从FAST模式到SIC模式的模式转换 。在整个FAST模式阶段(与数据阶段相同),阻抗恒定为100欧姆,与导线阻抗匹配。
图4 从FAST到SIC模式转换器件发射器的阻抗特性.png

图4 从FAST到SIC模式转换器件发射器的阻抗特性(来源:英飞凌)

从SIC模式到FAST模式的模式转换 由CAN XL控制器通过TxD引脚控制 。在仲裁阶段,TxD信号与所有其他类型的收发器相同。TxD高电平控制网络上的隐性电平,TxD低电平控制网络上的显性电平。 在FAST模式下,控制器向收发器发送PWM编码(脉宽调制)符号 。PWM符号的长度可以在50纳秒到200纳秒之间变化。如果收发器检测到这个PWM符号,收发器将模式从SIC切换到FAST,如果不再检测到符号,收发器切换回SIC模式。PWM符号的占空比代表将传输到网络的电平。如果占空比小于50%,这代表逻辑0,并且将level_0(正差分信号)传输到网络线路。如果占空比大于50%,这代表逻辑1,并且将level_1(负差分信号)传输到网络。

不仅在数据阶段使用PWM信号控制发送收发器,接收收发器也使用PWM信号切换到FAST模式。在FAST模式下,接收器阈值设置为0V,而在SIC模式下为700mV。这保证了CAN XL控制器和CAN SIC XL收发器始终处于相同的模式。例如,不会由于错误而导致不匹配。

03****CAN XL网络的验证与测试

为了确保CAN XL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测试。在此过程中,针对CAN XL数据帧的关键应用场景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评估网络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关键场景的验证

CAN XL数据帧中最关键的场景包括:1. 从SIC模式到FAST模式的转换;2. 短位的突发;3. 在长电平_0或电平_1阶段(根据stuff-bit规则最多连续11位)后接一个短位(与前一位相反的电平)。

在ADH(仲裁到数据高)位期间,收发器从显性切换到level_0,然后切换到level_1,同时所有接收节点更改接收器阈值。这是通过CAN XL控制器发送到收发器TxD引脚的PWM编码符号来实现的。

图5 ADS域中SIC模式到FAST模式的转换.png

图5 ADS域中SIC模式到FAST模式的转换(来源:英飞凌)

在TxD引脚检测到PWM编码符号之前,接收节点发送一个短显性脉冲,随后是缩短的SIC阶段。要求是在SDT(服务数据单元类型)字段开始之前,level 1必须稳定。此外,DL1(数据低)位的长度也很重要。从DH2(数据高)位到DL1位的转换用于在进入数据阶段后重新同步CAN XL协议控制器。此外,还应达到level_0。在SDT字段中选择了“0101”位模式来分析在高比特率情况下短位的影响。
图6 长相位后的Level_1或Level_0位.png

图6 长相位后的Level_1或Level_0位(来源:英飞凌)

此外,在相同电平的大量位(连续level_1或level_0位的最高可能数量)之后的短位也是一个关键情况。应该使用在连续11位相同电平后接的一个位来进行调查。目标是找出在CAN XL数据帧中最长的相同电平阶段后,短位的比特长度和电平如何表现。

2、测试标准计时

对于验证,应使用在+100 mV和 -100 mV阈值处测量的比特时间长度。比特时间应接近标称比特时间或其倍数。对于高比特率,也可以使用0 V阈值。可以忽略长度为20 ns的毛刺。

图7 测试标准计时(来源:英飞凌).png

图7 测试标准计时(来源:英飞凌)

此外,还应分析短位的电平,并且应至少达到标称电平的80%。为了更轻松地验证CAN XL网络,CiA成员正在为CAN XL数据帧中的眼图制定建议。

本文详细介绍了CAN XL网络中的物理层革新与优势,包括CAN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演进、物理层的关键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FAST模式下的阻抗特性以及CAN XL网络的验证等方面。 在下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CAN XL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组合与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物理层选项来优化网络性能。 敬请期待!

文章来源:本文基于Magnus Hell(英飞凌汽车网络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首席负责人兼CiA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总监)在第18届国际CAN大会(iCC)及2024年虹科CAN XL国际研讨会的演讲。论文已刊于《第18届iCC会议论文集》2024版,由CiA出版。虹科智能互联团队翻译并分享,旨在与行业同仁分享前沿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成果。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CAN物理层调试基础知识及举例

    控制器局域网(CAN)标准不断发展,正用于车载和工业网络之外的许多新应用。支持它的微处理器变得普遍且价格低廉,并且开源协议栈让其非常容易访问,同时也容易添加至新系统。##一旦完成所有基础检查,就可以检查CAN物理层的核心
    发表于 01-07 18:06 1.5w次阅读

    浅谈CAN总线物理层

    [/td][td]CAN总线物理层1. 物理层1.1.1 位定时1.时间份额(Time Quantum),时间份额来源于对系统时钟可编程的分频。时间份额原理如图4.11.1。1.波特率l波特率由编程
    发表于 06-25 13:48

    CAN总线不同的物理层

    CAN总线使用不归零(NRZ)的位填充。有两种不同的信令状态:显性(逻辑0)和隐性(逻辑1)。这些信令状态对应于所在物理层(存在几种不同的物理层)的某种电平。模块以线与逻辑连接到总线:哪怕只有一个节点发送逻辑0使得总线处于显性状
    发表于 05-23 07:35

    什么是以太网物理层?Ethernet物理层有哪些功能?

    什么是以太网物理层Ethernet物理层有哪些功能基于MDI,为您的系统选择合适的以太网物理层TI以太网物理层选择流程图
    发表于 03-18 08:07

    如何对CAN物理层进行调试?

    本文为您介绍一种对CAN物理层进行调试的较好工程方法。我们将介绍基础调试步骤,并说明一个CAN物理层应有的性能,以及找出问题的一些小技巧。
    发表于 04-19 08:02

    怎样在物理层实现电阻?

    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常用的电阻器有哪些?怎样在物理层实现电阻?
    发表于 04-21 06:49

    ISO11898物理层特性

    390图 30.1.1 ISO11898 物理层特性从该特性可以看出,显性电平对应逻辑 0,CAN_H 和 CAN_L 之差为 2.5V 左右。而隐性平对应逻辑 1,CAN_H 和
    发表于 08-06 07:30

    IIC物理层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物理层和协议物理层规定通讯系统中具有机械、电子功能部分的特性,确保原始数据在物理媒体的传输。协议主要规定通讯逻辑,统一收发双方的数据打
    发表于 12-13 08:09

    WCDMA 物理层(英)

    WCDMA 物理层(英):In the scrambling process the code sequence is multiplied with apseudorandom
    发表于 05-27 16:08 8次下载

    WCDMA系统的物理层(FDD)

    WCDMA系统的物理层(FDD):概述;编码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物理层的成帧过程;业务复用;扩频与扰码;物理层帧结构; 蜂窝系统的焦点:物理层直接影响无线链路的性能
    发表于 06-14 23:09 16次下载

    物理层的成帧过程

    WCDMA系统的物理层(FDD)一、物理层的成帧过程1.    传输信道向物理信道的映射    高层的数据通过传输信道映射到物理层
    发表于 02-09 09:10 48次下载

    物理层的作用

    物理层的作用:物理层是提供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物理层协议是各种网络设备进行互连时必须遵守的最低层协议,目的是在两个网络物理设备之间提供透明的
    发表于 07-22 15:48 6708次阅读

    物理层及其协议

    物理层及其协议 物理层的定义
    发表于 07-22 15:50 1.2w次阅读

    PCIe物理层接口定义了物理层中的,媒介物理编码子之间的统一接口

    随着高速串行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发展,各种串行通信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物理层逐渐走向了统一,用户甚至可以基于FPGA中的SerDes/PCS完成多种高速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这些通信接口的区别往往只是体现在高层协议(数据链路层与事务等),在物理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7 11:42 8815次阅读
    PCIe<b class='flag-5'>物理层</b>接口定义了<b class='flag-5'>物理层</b>中的,媒介<b class='flag-5'>层</b>和<b class='flag-5'>物理</b>编码子<b class='flag-5'>层</b>之间的统一接口

    CAN XL物理层揭秘(下):物理层组合与兼容性

    CAN XL网络凭借物理层革新,在汽车电子和工业通信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上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CAN XL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5:27 183次阅读
    <b class='flag-5'>CAN</b> <b class='flag-5'>XL</b><b class='flag-5'>物理层</b>揭秘(下):<b class='flag-5'>物理层</b>组合与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