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专访博世半导体高管:8英寸SiC产线良率高,用SiC创新应对价格战

章鹰观察 来源:电子发烧友原创 作者:章鹰 2024-09-23 07:49 次阅读

近日,持续向大尺寸化方向演进,8英寸碳化硅产业链利好消息不断。“目前,碳化硅市场主要以6英寸晶圆为主,在未来的5年,碳化硅晶圆从6英寸向8英寸发展是大势所趋,博世半导体也在全力推进这个进程。” 博世半导体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Norman Roth对电子发烧友记者表示。

8月28日到30日,博世半导体亮相于深圳举办的 “2024深圳国际电力元件、可再生能源管理展览会(以下简称PCIM Asia),在本次展会上,博世半导体展示了带来了第二代碳化硅裸片、碳化硅分立器件,功率模块再到电驱系统等产品组合,展台吸引很多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和专业人士,人气爆棚。

博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策略是怎样的?在8英寸碳化硅的布局和量产节奏如何?在此次展会上,博世半导体在碳化硅领域带来的旗舰产品有哪些优势?和本土供应商对比,博世半导体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博世半导体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高级执行副总裁、兼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Norman Roth(罗讯杰)接受电子发烧友专访,给出了精彩的分析和市场前瞻。

图:罗讯杰,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

加大投资平台和扩充本地团队,博世半导体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表示,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整体营收增长13.2%。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布局”已是大势所趋,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都在相关领域持续布局。根据美国Automotive News近日发布的榜单,2023年博世集团的汽车与智能交通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业务营收达到558.9亿美元,博世依然霸榜,位居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位第一。

“我已经在博世工作23年了,博世作为一家百年企业,我们更擅长B2B业务,我们作为汽车零部件Tier1一直是直接对接主机厂,现在新能源汽车浪潮来袭,我们依旧能够借助之前建立的市场地位,去推进碳化硅半导体、电驱等新业务。”博世汽车电子事业部中国区总裁罗讯杰表示。

据悉,这是博世半导体第一次参加PCIM深圳的展览,作为市场的引领者,博世希望利用这次机会去增强公司在整个汽车市场的曝光度。为什么重视中国市场和中国汽车企业?罗讯杰的回答是三个方面:一、中国是全球汽车出口大国和生产大国,全球每年汽车产量约为8500万-8700万辆,而其中有3000万辆都产自中国。作为全球汽车Tier1的厂商博世半导体的主要客户都在这里。罗讯杰指出,博世集团近2/3的业务来源于汽车市场,中国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中国是汽车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革新的前沿阵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领跑全球。他强调说:“在国外,我们通常需要4年时间去做一个完整的汽车平台开发,但是在中国,我们发现这个速度有极大的提升,整个汽车平台开发周期只需要12-18个月。”

三、中国汽车企业出口趋势上升,博世全球化的布局助力中企出海。202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大国。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279万辆,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出口的主力。在全球博世有400多个工厂,包括北美,欧洲、东南亚及世界的其他国家。博世发现中国很多OEM会把他们的车出口到东南亚,博世作为国际公司拥有全球的布局,可以为这些厂商在当地提供研发和相应的生产,博世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助力本土汽车企业出海。

当然,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博世顺应客户需求进行更深入的本土化,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方面博世进行更加开放的转型,做本土平台的开发;另外一方面加强本土化团队的建设,具备本地的灵活性和快速服务能力。罗讯杰表示,博世在中国有500多半导体人员,还在招聘,扩充更多的团队人员服务本土客户。

加速推出8英寸碳化硅新品,垂直整合能力成为主要竞争优势

在博世半导体的展台,记者看到的既有碳化硅的裸片,又有碳化硅的MOSEFET、SiC功率模块,驱动IC逆变器、电桥和电驱动系统。罗讯杰对电子发烧友表示:“在整个的PCIM的布局里,没有一家像博世这样,具备碳化硅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

博世半导体此次带来了第二代碳化硅分立器件,对比第一代产品,第二代碳化硅芯片能够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并改进了体二极管以提高开关速度,实现单位面积Rdson 30%的缩减。这归功于博世专利的沟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该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领先于平面型工艺碳化硅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表现,有利于芯片性能表现、产出与成本控制。

在车规逆变器和充电桩领域,SiC使用量逐年上升。罗讯杰指出,新能源汽车400V低压平台主要还是采用IGBT器件为主,成本更为合适。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旗舰轿车采用800V高压平台,SiC器件带来更好的加速性能,更小的开关损耗,相比于传统IGBT,在相同电池电量下能有效延长至6%的续航里程。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每台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配比,达到2.5:1,国内SiC器件有巨大的应用市场空间。

谈到全球碳化硅的增长前景,罗讯杰表示增长前景和挑战并存。他说:“据我们测算,2023年到2028年碳化硅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远超过30%,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扬长避短。”

在他看来,博世半导体在碳化硅领域具备的优势,主要在于博世集团是集汽车系统和半导体为一体,这是整个市场里面非常独一无二的——既做碳化硅裸片,又做碳化硅模块,还做到逆变器、电桥,甚至整个E/E架构。相较于纯半导体厂商,博世既了解市场,又了解整个系统,博世不仅有SiC芯片的专业知识,还将长期以来的系统供应商专业知识,应用到SiC芯片开发当中去。

碳化硅业务增长依靠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而中国是新能源车高速增长的核心国家,博世看到中国的车规级芯片需求是非常有潜力的,所以博世全力加大在中国的碳化硅资源投入,也会寻找一些中国的合作方或者工厂。

在应对碳化硅价格“内卷”的挑战,罗讯杰认为这是市场正在发生的事情。他认为,市场需求量增加是碳化硅价格往下走的其中一个正面因素,价格下行不仅仅是对博世的压力,也是对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力。但是,他指出,未来碳化硅价格会平缓下降直至稳定,而不会继续剧烈下降,不会持续断崖式下跌。

博世此次展出了其明星碳化硅产品系列,包括第二代碳化硅MOSFET裸片、先进模块、电驱动系统等。他还特别指出,碳化硅目前主要的应用是以汽车为主,但是在PCIM展上有很多非汽车领域的,比如说UPS、工业、电力领域,可以看到碳化硅未来有非常大的william hill官网 机会。

在谈到业界都瞩目的8英寸碳化硅进展,罗讯杰分享了博世半导体的最新进展。他说:“8英寸碳化硅进度方面,目前博世已经为客户提供8英寸碳化硅样品,而且8英寸的良率非常好,远远好于预期,应该是目前市场里面最好的。”

在供应链方面,博世很早就与核心的碳化硅材料供应商签署了长期的战略协议,以保障稳定供货。此外,博世还成立了一些特殊小组,会非常紧密地调研每个供应商的6-8英寸切换节奏。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zhangying@huaqiu.com。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iC
    SiC
    +关注

    关注

    29

    文章

    2806

    浏览量

    62608
  • 功率模块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66

    浏览量

    45098
  • 博世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424

    浏览量

    74637
  • pci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4

    浏览量

    14592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全球最大碳化硅工厂头衔易主?又有新8英寸碳化硅线投产!

    ,同时也涵盖部分氮化镓外延生产。   进入2024年下半年,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全球各地投资的8英寸碳化硅线也开始逐步落地投入使用,在英飞凌之外,近期三安
    的头像 发表于 08-12 09:10 3820次阅读

    8英寸SiC投产进展加速,2025年上量

    生产线已经在2024年6月投入使用,下一个目标是未来两年在德国汉堡工厂里建设8英寸SiC MOSFET和低压GaN HEMT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07:35 2w次阅读
    <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b class='flag-5'>SiC</b>投产进展加速,2025年上量

    天域半导体8英寸SiC晶圆制备与外延应用

    ,但是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基于8英寸SiC晶圆的下一代器件和芯片。 近日,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丁雄杰博士团队联合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10:39 323次阅读
    天域<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b class='flag-5'>SiC</b>晶圆制备与外延应用

    晶升股份研发出可视化8英寸电阻法SiC单晶炉

     10月26日,晶升股份凭借其在碳化硅领域的创新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引起了市场关注。据“证券时报”报道,晶升股份已成功研发出可视化的8英寸电阻法SiC单晶炉,该设备能将碳化硅晶体的生长过程变得透明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13 443次阅读

    又一企业官宣已成功制备8英寸SiC晶圆

    近日,日本碍子株式会(NGK,下文简称日本碍子)在其官网宣布,已成功制备出直径为8英寸SiC晶圆,并表示公司将于本月低在美国ICSCRM 2024展示8
    的头像 发表于 09-21 11:04 296次阅读

    厦门士兰集宏开启8英寸SiC功率器件芯片制造新篇章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半导体芯片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正不断引领着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创新和产业变革。6月18日,厦门广电网传来喜讯,厦门士兰集宏的8英寸SiC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6:35 1014次阅读

    全球掀起8英寸SiC投资热潮,半导体产业迎来新一轮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升级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碳化硅(SiC)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备受瞩目。近期,8英寸SiC晶圆投资热潮更是席卷全球,各大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1:04 417次阅读
    全球掀起<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b class='flag-5'>SiC</b>投资热潮,<b class='flag-5'>半导体</b>产业迎来新一轮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升级

    国内8英寸SiC工程片下线!降本节奏加速

    制造等线扩张;另一部分是源自过去十多年时间里,SiC衬底尺寸从4英寸完全过渡至6英寸,加上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00:16 2925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将在意大利新建8英寸SiC工厂

    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意法半导体(简称ST)近日宣布,将在意大利卡塔尼亚建立一座全新的综合性大型制造基地,专注于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8:07 2395次阅读

    韩国首座8英寸SiC晶圆厂开建

    韩国半导体产业迎来新里程碑。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近日宣布,本土半导体制造商EYEQ Lab在釜山功率半导体元件和材料特区正式开工建设韩国首座8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0:06 666次阅读

    意法半导体将投资50亿欧元在意大利建8英寸SiC晶圆厂

    近日,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意法半导体(ST)宣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将在意大利卡塔尼亚新建一个先进的碳化硅(SiC)制造工厂。这一工厂将成为该公司SiC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11:47 736次阅读

    士兰微携手厦门企业投资8英寸SiC功率器件生产线

    士兰微发布公告,公司将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新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向子公司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增资41.5亿元,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该合作项目旨在厦门市海沧区合资经营,共同建设一条以SiC-MOSFET为主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0:37 526次阅读

    杭州士兰与厦门半导体等联手投资8英寸SiC功率器件项目

    本次合作四方预计将在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的厦门士兰集宏半导体有限公司进行合资运营,主要目的是建造一座每月能生产6万片以SiC-MOSEFET为主导产品的8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09:16 447次阅读

    Wolfspeed 8英寸SiC衬底线一期工程!总投资超350亿

    美国时间3月26日,Wolfspeed在官网宣布,他们的第三座工厂——8英寸SiC衬底线一期工程举行了封顶仪式,Wolfspeed总裁兼首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5:58 982次阅读
    Wolfspeed <b class='flag-5'>8</b><b class='flag-5'>英寸</b><b class='flag-5'>SiC</b>衬底<b class='flag-5'>产</b><b class='flag-5'>线</b>一期工程!总投资超350亿

    碳化硅衬底价格战风起云涌?听产业链上市公司怎么说

    对于一线SiC厂商掀起“价格战”、SiC衬底降价近三成等说法,业内持有不同观点。
    发表于 02-23 11:14 35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