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一骑红尘仍需日夜兼程才能博妃子一笑;现如今,全国已基本形成主要城市数小时内到达的极速出行圈。
这背后,是空前发达的交通网络为生活所提供的便利。
截至2023年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达1.1225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4.5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运营里程均位居全球第一。也正是这城市基石上铺就的“八千里”轨道,保护着每个人的日常出行不“脱轨”。
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迅猛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实施很难一步到位,尤其在城轨的供配电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为此,施耐德电气发布《轨道交通行业低压配电边缘智能管理系统应用白皮书》,为轨交行业驶入“智慧快轨”提供数字化助力。
01智慧城轨多歧路该去向何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一直存在线路长、能耗高、设备复杂、运行环境恶劣、运维管理成本高等挑战,数字化管理系统已成为运行维护管理的必要手段。
然而,在轨道交通的传统供电系统中,中压侧因为涉及安全稳定运行所以管理和监控都比较完善;但低压侧却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常见问题亟需解决——
数据利用率低,大量底层数据出现闲置与浪费
重复性投资高,数据难以共享导致扩展点位多、布线难度大
协议多样性,设备、数据源、通信方式与协议各不相同,系统平台难构建
容量与算力要求高,低压配电系统设备多、数据量大,系统投资成本高
多维管理难,多维绩效分属不同系统,底层设备与管理系统难协同
也正因如此,如何在城市轨交的设计建设中,兼容现在使用与未来发展、底层数据与上层通道、现场运维与远端管理,正成为智慧城轨发展中极易顾此失彼的严峻挑战。
02把脉数字化应用探底层逻辑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想要解决轨交行业低压供电系统现有的问题,需要先探底其数字化应用系统的底层逻辑:基础性架构分为几个方面?又要满足哪些功能需求?
引自T/CAMET 13007-2024
《城市轨道交通 变电所低压智能管理系统》
低压边缘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化架构:系统包括设备感知层、监视和控制层,二者涵盖智能低压断路器、智能传感器、低压智能终端和智能网关等多种设备,共同支持系统独立运行。
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现场感知层设备具备相应通信接口、感知层设备具备以太网接口、感知层设备和监视控制层智能终端之间智能通信协议统一,以确保系统的兼容性。
系统功能:运行维护管理、电气设备资产管理、设备健康状态评估、能耗数据分析、电气信息监测、电能质量分析等基础功能必不可少。
03驶入数字化快轨今长风破浪
深耕城轨行业多年,施家在助力城轨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方面一直是赋能者的角色,无论是前期建设规划、实际执行落地、项目长远运营,均能以边缘智能管理系统方案助力实现驭繁为简的数字化建设与管理体验——
一大系统:施家EcoStruxure Power 智能配电系统将智能硬件、专业软件和持续服务集于一体,满足从监测到分析再到管理的一体化需求,支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一大方案:施家基于轨道交通行业需求针对性地推出了低压配电系统解决方案,将智能低压断路器、传感器、采集器等设备与智能终端和智能网关等控制和管理设备相结合,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
一大产品:施家智能低压断路器内置监测、管理和控制模块,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转发、分析处理和控制,实现对电气回路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三位专家:POI站控专家+PO-ETAP预测仿真专家+POA-EM数字能效专家,三位施家“专家”联手,分别从故障报警、追溯管理、数字孪生提升系统安全性、优化能源效率等多方面协同保障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交通强国城轨担当。
城市轨道交通消解着距离问题,让我们距离美好的生活愿景更近一点、更快一步,施家也将继续致力于以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城轨行业向着更加安全、绿色、智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轨道交通
+关注
关注
1文章
158浏览量
15229 -
供配电系统
+关注
关注
0文章
51浏览量
7453 -
施耐德电气
+关注
关注
0文章
160浏览量
15265
原文标题:重磅白皮书 | 坐地日行八万里,安全驶入智慧“快轨”!
文章出处:【微信号:施耐德电气,微信公众号:施耐德电气】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