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订单有所增长,材料价格行至地位、盈利承压的困境却未改变。
回望2024年第一季度,锂电产业正逐走出产能过剩“洼地”,供需矛盾得以缓解。
从动力电池端库销比数据来看,截至三月底,磷酸铁锂电池库存约为78.48GWh,库销比为2.12个月;三元电池动力库存为45.09GWh,库销比为1.7个月。
虽然库销比较2023年12底有所上升,但这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未来需求的预期而进行提前备货,且库存仍接近安全水平。
下游市场需求传导致至材料端表现为四大主材的排产提升。正极方面,2024年1-3月份,三元材料产量约为 16.5万吨,年累计增幅为24%;磷酸铁锂产量约为29.6万吨,累计同比增53%。
负极、隔膜及电解液产量也在3月显示出来强烈的增长态势。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3月,中国负极材料产量约为14.5万吨,环比上升70%,同比上升19%;
此外,3月中国锂电隔膜产量同比增幅则达到38%,湿法隔膜和干法隔膜的产量均呈现增长趋势;电解液产量也有所增长。
下游电池及终端市场的继续回暖,对材料的补库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企业而言,尽管订单有所增长,材料价格行至地位、盈利承压的困境却未改变。
正极材料方面,三元材料价格整体呈现出震荡走高态势。随着二季度海外需求其量出口增加,同时在成本价格上行的双重支撑下,价格或继续呈现上涨趋势。
至于磷酸铁锂材料,上有原材料碳酸锂及磷酸铁价格震荡上行,在成本端给磷酸铁锂价格影带来有力支撑,4月以来持续上涨,但仍维持在企业盈亏平衡红线附近,如何在下游调价较为苛刻的环境下保持盈利的挑战依旧存在。
负极材料方面,消息面上“比亚迪给负极材料头部厂商订单涨价10%”或对行业价格回暖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来看,即使负极材料成本有所上行,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下游持续压价的问题仍未解决,难以真正支撑负极材料价格上调,后续负极价格或将维持弱势。
电解液方面,此前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表示,电解液价格已到底部,行业仍供大于求,需要等到产能出清恢复盈利水平。
整体来看,材料价格仍然处于上下游博弈阶段。在下游市场继续回暖的背景下,伴随着成本端效益的逐步转正以及市场对过剩产能的调节,材料企业盈利也将回归到正常水平。
审核编辑:刘清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文章
4533浏览量
77618 -
磷酸铁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8文章
507浏览量
21326 -
电解液
+关注
关注
10文章
848浏览量
23094 -
负极材料
+关注
关注
12文章
177浏览量
14221 -
三元电池
+关注
关注
6文章
169浏览量
9239
原文标题:锂电排产持续回温 材料价格博弈走向“深水区”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金球荣耀!弘正聚焦场景化需求,引领储能价值重塑

亿纬锂能受邀出席2024高工锂电年会
从多角度分析中国半导体产能是否过剩

蜂巢能源短刀电池助力锂电产业回暖
六月份锂电池产业链遭遇受阻
透视储能行业过剩背后,企业如何破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