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如何让AI始终以善意辅助人类而不是如电影场景那样变成人类的‘终结者’是一个深刻的伦理问题。”
作者:高玉光北京市信利(深圳)律师事务所AI具备哪些功能?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例如2022年11月美国OpenAI公司新推出一种人工智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1]。 与ChatGPT类似,早在2012年,谷歌工程师使用1.6万个CPU打造了一个深度学习网络,用来指导计算机画出猫脸的图片。当时他们搜集了来自网络上的1000万张猫脸的照片,AI利用这个网络生成了一张非常模糊的猫脸。这也成了AI绘画的开端,这种用算法进行整合数据,然后随机生成AI绘画作品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也成了业内主要模式。现在的AI作画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发展已经颇有起色,用户只需把对绘画要求的关键字输入其中,AI就能根据要求进行“作画”[2]。
作品创作的法理依据?
假如上述AI生成的作品具有独创性并属于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则其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作品外观。那么AI生成的作品著作权应该归属于谁呢?可能存在以下几种观点:1、应该归于AI所属公司或投资人或程序开发人(合称“AI所属人”)。因为著作权法规定的权利人只有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而AI属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所以AI生成的作品只能归于AI所属人。2、该类作品属于“无主”作品,全体社会公众都有权依法无偿使用。因为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而如果AI所属人并没有直接参与前述智力活动,则根据法律规定不应该享有该类作品著作权,则AI生成的作品应该属于“无主”作品。3、应该归于AI智能机器人本身。因为著作权法规定的权利人包括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二者属于法律上拟制的“人”,而立法或司法机关完全可以运用立法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或司法尝试将AI作为拟制的“人”,把AI直接视为著作权人,此举有利于确定人工智能作品的归属,从而更好利用人工智能作品。上述主张各有其理论和依据,似乎都有道理,但似乎又都没能最终解决AI生成的作品著作权到底应该归谁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钥匙,我们应该回到著作权法背后的基本法理并理清AI的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更易于接近最终答案。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而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除非法律特别规定(如法人作品)或合同另行约定,一般情形下作者即为著作权人。上述著作权法关于作品概念界定了作品与非作品之间的界限,即首先能确定AI生成物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作品,然后再继续确定谁才是该作品的著作权人。问题的焦点在于“创作”,笔者认为:“创作”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或个性特点等融入到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产品设计图及/或计算机软件等作品上,并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为了让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智力活动,付出一定的努力,所产生的智力成果有利于社会科技及文化繁荣与进步。为鼓励这种创作,法律赋予作者该作品发表权、署名权等人身权利和一定期限的复制权、发行权等财产权利。法律同时规定,为作者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协助工作的单位或个人不视为创作,不能成为作者之一。原因在于这些指导者或协助者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或个性融入到作品里,不属于真正的智力活动,因而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
AI工作机理是怎样的?
我们再来看看AI“创作”的工作机理。以ChatGPT为例,我们知道互联网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能够进行大量的数据库查找,并提供一系列可能会回答你查询的匹配项。ChatGPT的强大功能在于能够根据其接受过训练的大量文本数据生成所谓的语料库,用以解释特定查询的上下文和含义,并以语法正确的自然语言生成相关答案,从而能够以类似人类的方式就几乎任何话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其机理在于AI本身有一个知识库,这个知识库接受了来自书籍、互联网、新闻、小说、科技论文期刊及其他数据等作为训练材料。这些训练材料不断更新并持续输入到上述知识库。ChatGPT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很深的多层神经网络,这个神经网络使用了一种称为“Transformer”(转换器)的架构,这个架构允许模型同时处理多个输入,并能够注意到输入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大规模训练AI神经网络来学习语言模型,然后使用这个语言模型来生成自然流畅的文本或完成其他自然语言处理任务[3]。基于同样机理,AI绘画也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其主要原理是收集大量已有作品,通过算法对其内容和风格特征进行解析,最后再生成新的作品,所以算法是AI绘画的核心。2022年,由AI创作的《太空歌剧院》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中获得“数字艺术/数字修饰照片”类别一等奖。它由游戏设计师在一个名为“Midjourney”的AI创作工具里,先输入几个关键词,如光源、构图、氛围等,得到了100幅作品,再进行约80小时的修图修饰,最终选出3幅作品,最后把图像打印到画布上[4]。从上述AI创作机理可知,其生成的“作品”都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型的结果。而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创作”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或个性特点等融入到作品中的智力活动过程。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研究动物和机器认知技能的教授科林·艾伦(Colin Allen)说:“大型语言模型生成的对话并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拥有感知能力——哪怕是在非常原始的动物身上找到的那种形式最简单的感知能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研究小组的心理学教授艾莉森·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对此表示赞同,“目前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比如大型语言模型,并不会让它们比石头或其他机器更有感知能力。”[5]即至少在现阶段,没有证据证明AI具有知觉,更遑论思想、情感或个性。则AI生成的“作品”归属权该如何定性?
如何定性AI生成的“作品”归属?
笔者认为,应该以人类介入该AI“作品”生成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性以确定著作权的归属或有无。以AI绘画一棵树为例,如果设计师向AI输入树的品种、树龄、树干比例、树枝弯曲度、线条粗细、树叶形状、色彩搭配及光线明暗等详细的数据,且AI根据设计师的指令生成唯一或有限的几种“树”,则此种情况下AI虽然也是运用算法、规则和模型进行绘画,但其受限于设计师的具体指令,相当于设计师手中的画笔,该作品“树”实质是设计师情感或个性的表达,则设计师应是作者及/或著作权人。反观另外一种情形,如果设计师只向AI输入少量关键词,如树、线条粗细,则AI具有足够大的“设计空间”,可能会生成数百种“树”,则该种“创作”与设计师情感或个性的表达无关,设计师不再属于作者。而根据现有法律的规定,因为该种“创作”没有涉及具体的智力活动参与其中,即便其具有“作品”的外观,但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作品,当然也不存在著作权人的定性问题。这类似于湖光山色等自然景观,尽管风景很美,具备美术作品的外观,但不属于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故不构成作品。所以,前述“无主”作品的分类是有待商榷的。
结语
法律永远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尽管AI在现阶段尚不具备进行有意识创作的能力,也无法被赋予著作权人的身份。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发展的极速狂飙,我们没有理由否定未来的AI会产生意识并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则其作为拟制的“人”成为作者或著作权人不再有法律上的障碍。当然,人类必须学会控制好AI的发展方向,如何让AI始终以善意辅助人类而不是如电影场景那样变成人类的“终结者”是一个深刻的伦理问题。如果AI产生意识并且智商高于人类,则整个人类社会将直接面临AI的挑战甚至威胁,与之相比,著作权法律制度受到的冲击问题简直微不足道。
参考文献: [1] 《ChatGPT》,载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ChatGPT/62446358?fr=aladdin,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2] 《AI作画火了,插画师们快坐不住了?》,作者:新商界高级管理,2022-12-05 20:30山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336391248386862&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3] 《简单解释:ChatGPT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作者:量子认知,2023-04-14 01:26美国 学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082601430681295&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4] 《探秘丨AI绘画的“小秘密”都在这里》,作者:科协微科普 2023-01-13 08:40 发表于北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AyMzI2MQ==&mid=2651446542&idx=3&sn=cb19e2637a38f6c62e0f8e7e4d8bd2ca&chksm=8c87457cbbf0cc6a4a8e5ad71d85a46c42fbfe1375643910f150c028631b0d3026f551a37b17&scene=27,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5] 《不管你怎么想,AI是没有思想的》,作者:36氪2023-02-21 13:56北京 鲲鹏计划获奖作者,36氪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418973708526147&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 (原标题:AI生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探讨)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高玉光北京市信利(深圳)律师事务所
编辑:IPRdaily赵甄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原文标题:HIT 11: AI生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探讨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开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服务中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开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关注
关注
0文章
389浏览量
7962 -
OpenHarmony
+关注
关注
25文章
3727浏览量
16389
原文标题:HIT 11: AI生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探讨
文章出处:【微信号:开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共熵服务中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快手“可灵AI”软件著作权获批
近日,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灵AI”软件著作权已成功获得登记批准,版本号确定为V1.0。这一消息标志着快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研发取得了新的进展。 据公开资料显示
NVIDIA推出全新生成式AI模型Fugatto
NVIDIA 开发了一个全新的生成式 AI 模型。利用输入的文本和音频,该模型可以创作出包含任意的音乐、人声和声音组合的作品。
生成式AI工具作用
生成式AI工具是指那些能够自动生成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的人工智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在此,petacloud.ai小编为您整理生成式
生成式AI与传统AI的主要区别
随着人工智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飞速发展,生成式AI(Generative AI)逐渐崭露头角,并与传统AI(也称为“规则驱动的AI”或“判别式
生成式AI的定义和特征
行为,生成全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或内容。这种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生成、音频合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本文将详细探讨生成式
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复杂性和创新性的内容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这种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不仅限于文本生成,还广泛应用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多个领域。本文将详细探讨生成式AI的原理、关键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
生成式AI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生成式AI与神经网络模型是现代人工智能领域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推动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进步和应用拓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生成式AI与神
2024百度移动生态万象大会:百度新搜索11%内容已AI生成
万象大会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总经理何俊杰公布了一项统计数据:百度新搜索已有11%的搜索内容是由AI生成的。同时,他透露,百度文心一言App的文案创作类作品
发表于 05-30 18:58
•422次阅读
小米卫星通信软件著作权获批
近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小米卫星通信APP”的软件著作权,标志着该公司在卫星通信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APP当前版本号为V1.0,预示着其初步功能的完善与推出。
联发科携生态伙伴发布《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引领手机生成式AI风潮
近日,联发科天玑开发者大会2024(MDDC)以“AI予万物”为主题在深圳隆重举行。大会吸引了众多移动生态领军企业和开发者的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端侧生成式AI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和
联发科联合生态伙伴推出《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生成式AI手机发展路线明确了!
深入探讨,同时,联发科展示了其天玑AI生态战略以及终端生成式AI应用开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天玑AI开发套件”。此外,联发科联合产业伙伴共
仁微电子荣获九项软件著作权,构筑智慧医疗新生态
近日,仁微电子再次传来捷报,其自主研发的包含《仁微医院资产定位管理软件》、《仁微医院人员定位管理软件》在内的九款医疗软件系统,在严格遵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的前提下
“小米汽车软件”软件著作权获得登记批准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小米汽车软件”已成功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批准,当前版本号为V1.0。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由权威信息查询平台天眼查App率先披露,标志着小米汽车在智能互联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