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很多的资料或者场合看到关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简化公式:
L是单位长度电感,C是单位长度电容
单位长度电容和介电常数关联 ,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小,可以看成为常数,也就默认单位长度电容不变的。
单位长度电感随着频率是变化的 ,低频时,回路电感比较高,高频时,随着趋肤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电流分布在表层,回路电感会下降,特性阻抗也会随之下降,当然这个值不是无限变化,当到一定频率的时候,大约100 MHz时不会再发生变化。
传输线的模型可以看成无限多个RLCG微段模型级联组成 :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推出
根据傅里叶分解与积分方程推导,推出
看上面这些推导,觉得比较麻烦,考虑谐波分量,又是前向后向传播问题,很长一段的时间,不是很理解推导过程,最近也准备重新学习高等数学的部分内容。直到最近看到有的资料将一些参数替代后,觉得又简单又好理解。
负载阻抗等同于特性阻抗,以此得出:
通常情况下,我们默认这个分段是非常非常小的部分,R和G很小,一般不做考虑,只有当频率很高或者损耗很大的时候, R和G才会考虑 ,所以由上式推出:
这个阻抗公式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简化公式,针对高频和损耗的情况,适用性就需要考虑。同样,根据上式的结果,也可以顺着推导时延的公式。后面有机会再展开。
所以,搞懂基础知识的基本理论,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
电流
+关注
关注
40文章
6824浏览量
132036 -
电感
+关注
关注
54文章
6130浏览量
102239 -
特性阻抗
+关注
关注
1文章
77浏览量
1693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传输线特性阻抗

PCB板的特性阻抗与特性阻抗控制
特性阻抗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
特性阻抗公式 (含微带线,带状线的计算公式)
两个常被参考的特性阻抗公式
特性阻抗的数学公式和各种参数详细概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