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解决合金基负极材料固有的体积膨胀问题

清新电源 来源:新威 作者:景行 2022-10-31 10:36 次阅读

01 导读

鉴于理论容量高,合金基负极是锂离子电池(LIBs)的有前途的候选材料,以满足当今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严格要求。然而,体积膨胀和不可逆粉化的固有限制导致LIBs的容量急剧衰减和循环寿命短。液态金属具有与生俱来的大容量,拥有液体的变形能力,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大体积变化。

02 成果简介

近日,东南大学孙正明、章炜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腾飞等报道了一种简单的策略,将2D Ti3C2TxMXene自组装成3D结构,同时将共晶镓铟(EGaIn)原位封装在单个“MXene单元”中。在单元内部,从三元固体合金中提取锂离子使LM回到二元液态,实现了破裂或粉碎结构的自修复过程。

在单元外部,Ti3C2Tx骨架的弹性网络缓冲了锂化EGaIn的体积膨胀。如此制备的LM-Ti3C2Tx负极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489 mAh·g-1,5 A·g-1)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4500次循环后为409.8 mAh·g-1,90.8%容量保持率)。此外,作者证明了可逆的液-固相变和独特的铟核/镓壳结构的形成是其自修复性能的原因。

03 关键要点

这项工作有效地解决合金基负极材料固有的体积膨胀问题。

04 核心内容解读

29460414-57e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1LM-Ti3C2Tx的制作工艺示意图:结合外部MXene骨架的弹性网络(路线1),缓冲体积膨胀和LM从内部的体积自愈合能力(路线2),以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如图1所示,丰富的表面官能团(-F、-O和-OH)赋予MXene通过配位键与LM反应的可能性,并将LM原位限制在其互联网络内。原位封装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均匀地将液态金属纳米颗粒(LMNPs)限制在独立的“MXene单元”中,从而抑制了电化学过程中其聚集,并缓冲了其从外部的体积变化(图1,路径1)。

此外,即使巨大的体积膨胀导致了单元内LM的破坏,但其较大的表面张力和液体性质也会自我愈合,以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图1,路径2)。

29a0dd08-57e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2(a)LM-Ti3C2Tx水凝胶和LM-Ti3C2Tx复合材料的数码照片。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冻干的LM-Ti3C2Tx复合水凝胶的(b)和(c) SEM图像,证实了2D Ti3C2Tx已组装成三维结构。(d)Ti、C、Ga和In的相关EDS表明,LMNPs在Ti3C2Tx骨架中均匀分布。(e)LM-Ti3C2Tx复合材料的TEM图像,以及(f)LM-Ti3C2TxTi3C2Tx的(004)晶面的HRTEM图像

LM-Ti3C2Tx复合材料是通过水凝胶样品的冷冻干燥来实现的(图2a)。LM-Ti3C2Tx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证实了2D Ti3C2Tx已经组装成一个3D结构(图2b)。放大后的扫描电镜图像(图2c)显示,LMNPs被封装在“MXene单元”中。EDS结果进一步表明,LMNPs在三维网络中分布均匀(图2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和相应的元素分布图显示,LMNPs锚定在直径为200-500 nm的Ti3C2Tx纳米片上(图2e)。Ti3C2Tx的(004)晶面如图2f所示。

29de1466-57e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图3Ti3C2Tx单体、LM和LM-Ti3C2Tx的(a) XRD,表明LMNPs与Ti3C2Tx的紧密结合。(b) Ti3C2Tx单体和LM-Ti3C2Tx的氮吸附/解吸等温线和(c)孔径分布曲线。LM-Ti3C2Tx的(d) XPS Ti 2p (e) Ga 2p和(f)In3d波谱,证明了LMNPs的钝化层与Ti3C2Tx纳米片上的官能团之间的配位。

图3a显示了EGaIn、Ti3C2Tx和LM-Ti3C2Tx复合材料的XRD。在LM-Ti3C2Tx样品的35度处出现的宽峰为非晶LM,在7度处出现的明显峰对应于Ti3C2Tx纳米片的(002)晶面。与Ti3C2Tx单体相比,(002)晶面衍射峰表现出轻微的迁移,这表明Ti3C2Tx纳米片有更大的空间层。

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图3b和图3c)表明,3D多孔LM-Ti3C2Tx具有丰富的分层孔隙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4.6 m2 g-1),平均孔径为11.1 nm。与Ti3C2Tx(8.8 m2g-1,平均孔径为16.03 nm)相比,构建三维骨架可以获得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实现高效的离子/电子传输和电解质渗透。3D LM-Ti3C2Tx的形成表明LMNPs与Ti3C2Tx之间有很强的界面反应,可以阻止LMNPs与集流体的直接接触,抑制LMNPs的团聚。

作者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其反应机理。Ti 2p、Ga 2p和In 3d波谱分别如图3d、3e和3f所示。XPS结果证实,Ga3+可以与Ti3C2Tx表面的-O基团相互作用,导致Ti3C2Tx的凝胶化过程,这不仅为LMNPs提供了优越的约束,而且抑制了Ti3C2Tx纳米片的重新堆积,从而赋予复合材料足够的空间来缓冲LMNPs的体积膨胀。

29f2dd7e-57e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4 LM-Ti3C2Tx极的(a) CV曲线。循环后LM-Ti3C2Tx负极前后的(b)奈奎斯特图。(c)在0.1 A g-1LM-Ti3C2Tx和LMNPs极的循环性能。(d)LM-Ti3C2Tx极的电流充放电曲线。(e)LM-Ti3C2Tx和LMNPs极的倍率性能。(f)LM-Ti3C2Tx极与其他液态金属基极的比较。(g)在5 A g-1LM-Ti3C2Tx和LMNPs极的循环性能,表现出“内到外”设计的优势,实现高循环性能。(h)不同扫描速率下的LM-Ti3C2Tx极的CV曲线以及相应的(i)峰值电流线拟合,证明了法拉第/非法拉第行为的协同控制。(j)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贡献,表明电容贡献与扫描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对于LM-Ti3C2Tx的循环伏安法(CV)曲线(图4a),第一个循环中的不可逆性归因于SEI薄膜的形成。在0.75 V和0.9 V的阳极峰对应镓中Li+的提取,而在0.64 V和0.55 V的阳极峰对应铟的脱锂化。镓的阴极锂化分别发生在0.53 V和0.72 V,铟的阴极锂化发生在0.43 V和0.68 V。

由于LM-Ti3C2Tx复合材料的约束制备策略,所制备的负极具有很大的可逆性。循环前后负极的奈奎斯特图如图4b所示。循环过程(循环前Rct=45.6 Ω,循环后Rct=27.8 Ω)后的阻抗下降可归因于电化学激活和氧化层的去除。

通过将Ti3C2Tx和LM的质量比调整为1:2,在0.1 A g-1的条件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为791 mAh g-1,与原始LMNPs(100次循环后为305 mAh g-1)相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LM-Ti3C2Tx复合材料还获得了更优越的倍率性能(图4d和4e)。

即使在5 A g-1下,它仍然提供489 mAh g-1的容量,与其他基于LM的LIBs相比,显示出最好的倍率性能(图4f)。此外,质量比为2:1的负极(LM:Ti3C2Tx)在5 A g-1时循环性能最好(图4g),提供了451.3 mAh g-1的初始容量,4500次循环后保持409.8 mAh g-1(容量保留率为90.8%),CE为99.1%。

相比之下,LMNPs负极提供的初始容量为433.5 mAh g-1,这表明LM-Ti3C2Tx的主要容量贡献来自于LM。然而,未封装的原始LM有团聚的倾向,导致电化学性能迅速衰减,在5 A g-1时仅产生20 mAh g-1的容量,在2000次循环后失效。在不同的扫描速率(0.1~1 mV-1)下,作者通过CV测量分析了LM-Ti3C2Tx电极的锂存储动力学,如图4h所示。

对锂存储的典型贡献可分为双层电容充电(通常在电容器中),表面离子存储中的电容贡献(即赝电容)以及锂化过程中的扩散控制(通常在电池中)。

对于纳米级活性材料,电容效应对锂的存储有至关重要的贡献,可以用公式i=avb进行分析。其中i和v分别对应峰值电流和扫描速率,而a和b为可变常数。一般来说,当b = 1时,识别为一个电容控制过程,b = 0.5对应于一个与传统电池类似的扩散过程。

通过进一步分析阳极峰(O1和O2)和阴极峰(R1和R2),确定b的拟合值分别为0.66、0.68 0.73和0.66,表明电容过程对b有重要贡献(图4i)。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贡献如图4j所示,较高的扫描速率导致较大的电容贡献,LM-Ti3C2Tx电极的Li+存储机制在高电流密度下被电容控制。

2a4e14c8-57e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5 (a)LiFePO4//LM-Ti3C2Tx全电池从0.2 C到5 C的倍率性能(1 C=170 mA g-1)。(b) LiFePO4//LM-Ti3C2Tx全电池在电流密度为1 C下的前三个周期的充放电曲线(c) LiFePO4//LM-Ti3C2Tx全电池在1 C下的循环性能LiFePO4//LM-Ti3C2Tx的d)dQ/dV曲线。

作者组装了一个结合LM-Ti3C2Tx和商用LiFePO4的全电池,N/P比约为1.2:1,以评估其实际应用。LiFePO4//LM-Ti3C2Tx全电池在0.2、0.5、1、2和5C条件下的容量分别为132、117、107、95和69 mAh g-1。当恢复到0.2 C时,它仍然可以提供121 mAh g-1的容量(图5a)。LiFePO4//LM-Ti3C2Tx在1C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图如图5b所示,初始充电容量为118.1 mAh g-1,ICE为93.9%,150次循环后容量为105.5 mAh g-1,容量保持90.2%(图5c),平均CE为99.35%。

基于恒流充放电结果的dQ/dV曲线如图5d所示。2.75 V时的主要阴极峰对应于Li-Ga合金的形成,2.93 V和2.99 V时的峰可归因于Li-In合金化过程。在2.49 V和2.67 V处的阳极峰可以归因于从LM中提取Li+,对应于LM脱合金过程的平台贡献,在后续循环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全电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2a88a80e-57e6-11ed-a3b6-dac502259ad0.png

6 在5 A g-1时,(a)循环前,(b)完全放电以及(c)充满电LM-Ti3C2Tx电极的扫描电镜图像,在锂化/脱锂过程中表现出可逆的液固相变。(d)在电流密度为0.1 A g-1时,14°-45°的原位XRD,表明合金化/去合金化过程中的相变和相分离。(e)由SSOL5数据库得到的Li-Ga-In三元等温线相图,预测固-液相变。(f)完全合金化后的LMNPs的HADDF-STEM图像和相应的EDS,显示了一个独特的铟核/镓壳结构。(g)锂化后固体Li2X(X= Ga/In)的晶体结构。(h)电化学反应过程中EGaIn的可逆液固转变示意图。

为了探讨LM在合金化/去合金化过程中的自愈合行为,作者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LMNPs的形貌。LM-Ti3C2Tx电极保留了LM-Ti3C2Tx复合材料的三维结构。最初,LMNPs保持了直径为500 nm的规则球形(图6a)。完全放电后,LMNPs表现出明显的变形(图6b),这可能是由于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快速液固转变。此外,非各向同性的包埋过程也导致了LMNPs的不均匀体积变化和表面粗糙化。在去合金化过程中,它们表现出优越的可逆性,并恢复到球形状态(图6c)。

由于LM的内在自愈合特性与相变有关,因此,作者采用原位XRD分析了LM基电极的完整锂化/脱锂过程(图6d)。一开始没有明显的衍射峰,Ga在0.75 V时优先参与锂化过程。随着连续锂化,Ga转化为Li2Ga7和LiGa,最终形成Li2Ga。在23度和25度处出现的峰分别来自于Li-Ga合金的(020)和(110)晶面。

同时,In的峰出现在0.7 V,对应于其(110)晶面,由于Ga的锂化而分离,然后逐渐从In向InLi3In2相变,最后形成Li2In,对应37和42度峰,可归属于Li-In合金的(200)和(041)晶面。合金化和脱合金过程与电极的平台容量相一致,因为EGaIn在脱合金后可以逆转到其初始的共晶状态。

为了进一步阐明LM的相变行为,作者利用相图预测了其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理状态。Li-Ga-In三元等温线相图如图6e所示。在放电过程中,锂可以逐渐与LMNPs进行合金化,然后转化为固相。如图6f所示,TEM观察了完全锂化LMNPs的形态和元素分布。

与LMNPs的初始状态不同,镓和铟存在不均匀的位置,形成了独特的铟核/镓壳结构。由于高亲锂性,镓原子在电化学反应中逐渐迁移到粒子的壳层,导致铟在中心富集,形成扭曲的体心立方体结构(图6g)。另一方面,镓原子在合金化前迁移到壳层中,因此由于过冷效应而保持液态。液态壳还可以作为“粘合剂”来固定由固相产生引起的局部“裂纹”。

当完全锂化后,液体壳固化形成一个独特的铟核/镓壳结构(图6h)。在脱锂过程中,EGaIn可以自发地进行相变,返回到液态,实现了LM基电极的自愈合特性。

05 成果启示

本文通过LMNPs的钝化层与Ti3C2Tx丰富的官能团之间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一种简便的策略,将EGaIn封装在3D Ti3C2Tx-MXene骨架中。在内部,LM的流体性质从根本上解决了粉化问题,而从外部,弹性Ti3C2Tx网络提供了稳定的支持,缓冲了体积膨胀。内外设计的协同效应使LM- Ti3C2Tx负极具有优越的倍率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这项工作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解决合金基负极材料的基本挑战,并为自愈合LIBs的制造提供了新的前景。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85

    文章

    3242

    浏览量

    77773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15

    浏览量

    20087
  • 高电流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9

    浏览量

    9424

原文标题:EES:高效、稳定液态自愈合合金负极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如何通过LIBS实现对合金材料的快速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在材料分析领域以其快速、无损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合金材料的成分检测中,LIBS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以下是如何利用LIBS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实现对合金材料快速检测的关键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5:44 25次阅读
    如何通过LIBS实现对<b class='flag-5'>合金材料</b>的快速检测?

    Sang-Young Lee院士Nat. Commun.:硅负极失效与隔膜有关

    工作的激增,旨在克服阻碍其在实际电池应用中的内在挑战,使用硅作为主流负极材料的主要挑战在于其在锂化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严重(高达300%),这种膨胀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7:46 182次阅读
    Sang-Young Lee院士Nat. Commun.:硅<b class='flag-5'>负极</b>失效与隔膜有关

    使用Phase Lab镍动力学数据库计算多组分合金的成分分布曲线

    动力学数据库 计算多组分合金的成分分布曲线      众所周知,扩散是固体材料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固相中唯一的物质迁移方式,广泛存在于材料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如热处理中的相变、动态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5:40 715次阅读
    使用Phase Lab镍<b class='flag-5'>基</b>动力学数据库计算多组分<b class='flag-5'>合金</b>的成分分布曲线

    合金材料 | 新一代磁性材料纳米晶

    1什么是合金材料合金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2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1:03 235次阅读
    <b class='flag-5'>合金材料</b> | 新一代磁性<b class='flag-5'>材料</b>纳米晶

    浦项集团硅负极材料工厂竣工

    近日,韩国浦项集团旗下子公司Posco Silicon Solution宣布了一项重要里程碑——其硅负极材料工厂已圆满竣工。这座工厂集成了下游和上游工艺设施,标志着浦项集团在新能源材料领域迈出了坚实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11:24 420次阅读

    自今年9月以来负极材料迎来密集开工与投产动态

    近期,多个负极材料项目纷纷启动。江阴高新区正式拉开了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的序幕,该项目总投资达到12.6亿元,由江苏华盛锂电与苏州华赢新能源携手共建;定边4.8万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6:00 534次阅读

    数字锁相环固有的相位抖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

    数字锁相环(DPLL)固有的相位抖动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这些抖动因素共同影响着锁相环的同步精度和稳定性。以下是数字锁相环相位抖动产生的主要原因: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7:35 644次阅读

    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是什么

    1. 镍氢电池的基本原理 镍氢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氢气和镍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氢氧化镍)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氢氧化镍,负极材料(金属氢化物)则吸收氢离子并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5:34 1098次阅读

    触头的电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触头的电侵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 触头材料 触头材料是影响电侵蚀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电性、熔点和硬度,这些特性都会影响触头的电侵蚀程度。一般来说,银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09:11 517次阅读

    通过Mg诱导的元素分离构建封闭纳米孔结构,降低微米级SiOx的体积膨胀

    阳极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而备受关注,但其在锂化过程中固有的巨大体积膨胀阻碍了其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的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09:13 612次阅读
    通过Mg诱导的元素分离构建封闭纳米孔结构,降低微米级SiOx的<b class='flag-5'>体积</b><b class='flag-5'>膨胀</b>

    2024开年硅负极规划项目超40万吨 投资金额近200亿元

    负极赛道的火热,映射出锂电产业链对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4:29 2599次阅读

    头部电池企业硅负极领域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角力”已拉开

    大圆柱风潮或带动硅负极批量商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09:59 743次阅读

    开局2024:负极材料市场的变化与竞争格局还远未结束

    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巨大体量和周期性增速放缓,让竞争内卷贯穿了锂电行业的2023。负极材料作为上游核心材料环节,亦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赛道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0:38 1860次阅读
    开局2024:<b class='flag-5'>负极</b><b class='flag-5'>材料</b>市场的变化与竞争格局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