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8年的芯驰科技,是一家具有车规基因的创新型本土芯片企业。陈署杰指出,芯驰核心研发团队具备20年汽车半导体的设计经验,成员来源于飞思卡尔、恩智浦这些设计过主流芯片的团队。在中国企业中,芯驰是唯一一个具备车规级大芯片产品定义、设计研发和大规模量产落地团队。芯驰总部位于南京,同时在上海、北京、深圳设有研发中心。
中国汽车芯片迎来时代机遇和窗口期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速发展。6月10日,中汽协发布2022年5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受利好因素影响,5月汽车产销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今年1月到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7.1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已经双双超过200万辆,全年预期超过400万辆。
在中国汽车半导体供应市场,欧美厂商和日本厂商高度垄断,前10家占据了68%以上的市场,中国供应商占有率不足3%,且主要来自电源芯片、导航芯片等中低端汽车半导体。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高速发展,给本土汽车芯片公司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此外,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会上表示,将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继续实施汽车芯片攻坚行动,全力提升芯片供给能力,希望更多的车企使用国产芯片。
“缺芯也带来了窗口期,车厂对芯片要求极高。在整个大趋势下,不管是国际车厂,还是国内车厂,都敞开胸怀去拥抱国产汽车芯片。” 陈署杰表示,“全球每年400亿人民币的汽车半导体存量市场,未来将持续稳健增长,中国市场约占据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四芯合一,芯驰汽车芯片矩阵形成
“2018年到2022年,芯驰汽车四岁生日,公司完成了四款系列产品的流片,全都是一次流片成功,一次点亮成功,以芯驰刚刚发布的MCU E3芯片为例,拿到了功能安全标准达到ISO 26262 ASIL D级别。在中央网关芯片上,G9芯片拿到国密认证的。” 陈署杰指出。
车企需要怎样的芯片?陈署杰认为,车厂既需要高安全,又需要高性能芯片,同时它还需要软硬件的协同优化,能够进行灵活的分层解耦。以未来汽车配备电子后视镜为例,如果车厂智能座舱芯片没有达到 ISO 26262 ASIL D级产品认证,电子后视镜是无法使用,会给驾驶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陈署杰表示,在汽车主要域控制器中,域控架构分为3-4个域,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控、智能网关。在域和域之间,未来还会进行更多融合。比如舱驾一体,行泊一体。今年下半年,芯驰科技即将推出的座舱芯片将拥有8-20TOPS算力,能够更好的支持舱驾一体。
芯驰展示了“四芯合一”的产品布局,即智能座舱芯片“舱之芯”X9、自动驾驶芯片“驾之芯”V9、中央网关处理器“网之芯”G9和最新发布的高性能高可靠车规MCU E3“控之芯”。即芯驰科技围绕智能化汽车核心功能领域,进行全场景覆盖。
图:芯驰四合一芯片,MCU芯片
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芯片“舱之芯”X9,可以通过一款芯片同时驱动仪表、中控、后视镜、后排娱乐等多达10个高清显示,并且支持多屏共享和互动。芯驰科技X9已经成功拿下了几十个重磅定点车型。今年下半年芯驰会推出X9S和X9CC,包含AI算力的芯片。
芯驰的自动驾驶芯片“驾之芯”V9集成了高性能的CPU、GPU和AI处理引擎,支持ADAS和自动泊车,V9芯片通过丰富的传感器接口,汽车可以同时采集多路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数据,完成从感知、定位、规划决策和控制的自动驾驶流程。基于V9处理器,芯驰还构建了全开放自动驾驶平台UniDrive,具有低延迟、高效率和高安全的特性。芯驰也将在下半年推出单片算力达200TOPS的自动驾驶处理器。
芯驰科技在2022年4月发布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车规MCU E3控之芯系列产品,E3系列产品CPU主频高达800MHz,具有6个CPU内核,其中4个内核可以配置成双核锁步或者独立运行,采用了台积电22nm的车规工艺流程,车规可靠性标准达到AEC-Q100 Grade 1级别,功能安全标准达到ISO 26262 ASIL D级别。覆盖了BMS、刹车、底盘、ADAS和自动驾驶,填补国内高端高安全级别车规级MCU市场的空白。陈署杰认为,四芯融合才能真正走向中央计算架构。
陈署杰透露,从去年开始,芯驰科技拿到了五六十个定点项目,已经有几十万片芯片出货,今年开始大规模放量。芯驰有2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覆盖各个合作伙伴软件层面的需求,同时给客户提供完整的一个参考设计。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
汽车芯片
+关注
关注
10文章
857浏览量
43382 -
智能座舱
+关注
关注
4文章
948浏览量
16335 -
芯驰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浏览量
68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