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诚)手机又双叒叕没电了!在紧急情况下,5号电池有没有可能为手机充电或其他设备充电呢?近日,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小实验,使用到的道具有5号电池和5V升压模块。
5V升压模块,顾名思义就是将低于5V的电压提高到5V输出。我们都知道,一节5号电池的工作输出电压只有1.5V,而手机的最低充电电压为5V。如果想使用数量较少电池实现5V的输出就需要使用到升压模块。
充电实验及功率变化
本次实验以电池作为变量,分别以一颗电池、两颗电池、三颗电池进行三组充电实验。
第一组实验使用三颗5号电池进行串联,使其总电压尽可能地接近5V,再通过升压模块输出为手机充电。在未接入负载前,三颗经过升压的5号电池,输出总电压可达5.06V,由于没有负载,电流显示为0。接通手机后,电流逐渐升高,不过随着负载的加入,电池的输出电压有所下降,总输出功率一直在1.8W至2W之间来回浮动。
2W的输出虽然不是很高,但也差不多是传统5W充电器的一半,除了手机这2W的输出功率为TWS耳机充电也是完全足够的。
上图为两款TWS耳机在保证输出功率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电功率测试实验。左图耳机型号为HUAWEI FreeBuds 4i,由于它目前处于高电量的状态,测量出的充电功率略微偏低仅有0.46W,如果是在低电量的情况下,他的充电功率能提升到2W左右。右边的是 Libratone air2+,经测量它的峰值充电功率可达到2.5W。由此可以证明,使用三颗5号电池为蓝牙耳机充电也是能行得通的。
第二组实验减少了一颗电池的用量,供电电源的总电压也由4.5V降至了3V。经由升压模块升压,在未连接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依旧能稳定在5V。接通手机后,充电电压为4.56V,充电电流为0.137A,总输出功率为0.62W,与串联3可电池时相比,下降了近2/3。
输出功率降低的原因还是因为能量的守恒,虽然经过升压模块输出电压依旧能提升至5V左右,但是由于电池数量的减少,输出功率也会相应的下降。
第三组实验只用了一颗5号电池,由于单颗电池的电压实在太低仅有1.5V,再加上升压模块自带的转换损耗,在未连接负载时,输出电压仅有4.78V,在连接负载后甚至下降到了4.17V,总功率也仅有零点零几瓦左右,虽说也能为手机充电,实际作用并不大,甚至手机的充电速度还赶不上耗电的速度。
以上三组实验分别使用了安卓手机和iOS手机进行了充电演示,不过iOS的手机自始至终都未充上电,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升压模块使用到的元件器较少,电路相对的简单,并未与苹果充电器一样,在USB的输出端设置一个用于识别充电电流的电阻,因此导致电流无法流入,不能为iOS设备充电。
通常iOS设备在接入USB口充电器时,会先检测USB D+和D-上的电压,以确定该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是多少,再结合自身所需电流,从而确定具体的输入电流,才能开始充电。
升压模块工作原理解析
之所以能够将1.5V、3V、4.5V三种不同的供电电压,提升至5V左右输出并为手机供电,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到介于手机与电源之间的5V升压模块。
在这个升压模块中,主要用到的元器件有:电感、5V升压芯片、电容、二极管和LED灯。
电路拓扑
电感在很多升降压电路中都有使用,也是这个升压模块将1.5V提升至5V输出的关键,主要起到储存与释放能量的作用。如上图所示,当开关管断开时,电感会将输入端的能量储存起来,在开关管闭合后向输出电容和负载持续输送电能。
这颗5V升压芯片内置一个开关管,也可以直接它看成是一个开关管,它主要是通过控制开关调整电感的充放电时间,将输出电压稳定在5V左右。
在这个升压模块中共使用了两颗电容,分别位于电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位于出入端的电容C1主要起到对输入电流滤波的作用。而输出端的固态电容主要起到充放电的作用,当开关管断开时,这颗电容会将输入端的电流储存起来,当开关管导通时,电容会将上一时刻吸收到的电能向负载输出,以保证电能输出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二极管在电路中发挥的就是它反向截止的作用,因为当开关管闭合后,输入端的电流并不会流向负载,负载的稳定输出主要靠电容来维持,为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损耗,这颗二极管阻断了电容向其他器件传输电能的路径。
LED灯仅仅只是起到了电流流入升压模块的提示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5号电池升压为手机充电的原理与充电宝类似,虽然输出功率相对较低,但在紧急情况下,当作应急电源还是不错的。
原文标题:手机没电,5号电池也要上|低成本DIY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
充电
+关注
关注
22文章
1313浏览量
94592 -
功率
+关注
关注
14文章
2067浏览量
69873 -
电池
+关注
关注
84文章
10567浏览量
129599
原文标题:手机没电,5号电池也要上|低成本DIY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