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和程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昝林森教授团队的“中国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研究团队研究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据介绍,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是一种基因芯片,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上牛的遗传变异数据库,有助于国内肉牛养殖业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而且对攻克国际芯片“卡脖子”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要知道,自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基因芯片”的概念后,美国就长期在该领域处于“霸主地位”。全球基因芯片相关专利受理机构数据显示,2010-2019年间,美国的基因芯片公开专利数量位列全球第一,总数累计超过250000件。
而中国的基因芯片领域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近10年来,我国基因芯片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现连年增长趋势,2018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387件。此外,国内还涌现出一批如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等国际领先的基因芯片,大大有利于打破国际垄断。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了192.48万吨牛肉,同比暴增30.89%。而我国研发出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除了有利于打破美国芯片垄断外,对提高我国肉牛养殖水平、减少对外依赖也很有帮助。
据悉,“黄牛芯片”将应用于秦川牛(中国五大黄牛品种之一)的早期选种,加快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的选育进程,有助于缩短肉牛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等等。届时,中国牛肉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国牛肉的依赖也将因此降低。
责任编辑:tzh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771浏览量
423412 -
科技
+关注
关注
3文章
1590浏览量
3304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