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科学家研发可变形充气机器人,拥有很高的智能程度

独爱72H 来源:cnBeta 作者:cnBeta 2020-03-19 15:33 次阅读

(文章来源:cnBeta)

软体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希望带来新一代的机器,这种机器对人类而言更加安全,他们希望通过柔软的充气组件来实现这一目标。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特别有趣的解决方案,展示了一种可充气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变形,抓握物体并在不受限制的方向上滚动。

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内森·乌瑟维奇(Nathan Usevitch)表示:“大多数软体机器人的一个显著局限性在于,必须将它们固定在笨重的空气压缩机上或插入墙壁,以防止它们移动。所以,我们想知道: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相同数量的空气在机器人中怎么办?”

该团队的软体机器人的基础是单个充气管。一台机器将管子的两端捏在一起,而另外两台机器将管子上下移动,移动其位置以创建另外两个角并产生各种形式的三角形。研究人员称其为“等距机器人”,是指尽管内部空气量和总长度保持完全相同,但它仍具有显著着改变形状的能力。

UCSB机械工程助理教授兼共同作者艾略特·霍克斯(Elliot Hawkes)表示:“我们开发的主要理解是,使用大型、柔软的气动机器人进行运动,实际上并不需要抽入和抽出空气。您可以使用已经拥有的空气,并通过这些简单的电动机将其移动;这种方法效率更高,可以让我们的机器人更快地移动。”

“我们的想法是,您可以通过使用沿管子驱动的简单电动机来改变软体机器人的形状,而不是使用通常使用的缓慢、效率低下的泵,”霍克斯补充道。

可以将多个等速机器人彼此连接起来,以形成功能更强大的机器,并通过三自由度关节进行连接,从而创建类似桁架的结构。然后可以以允许它们捡起球或通过移动重心沿所需方向滚动的方式操纵其中的三个。该团队认为这些功能在灾难情况下可能会有用,在这种情况下,机器人可以穿越狭窄的空间进入倒塌的建筑物,然后重新配置为一种支撑结构。它柔软坚固的特性还可以使其在家庭或工作场所中找到用途,与传统的坚固机器人相比,具有明显的安全优势。团队特别兴奋的一种可能性是外层空间。

该论文的共同主要作者扎卡里·哈蒙德(Zachary Hammond)说:“该机器人对于太空探索可能真的很有用,特别是因为它可以装在一个小包装中,然后在充气后不受约束地运行。在另一个星球上,它可以利用其变形能力来穿越复杂的环境,挤过狭窄的空间并散布在障碍物上。”

该小组正在继续完善其等距机器人,尝试不同的形状,甚至可能会看它是否会游泳。该论文的合著者Allison Okamura说:“这项研究突出了思考如何以新方式设计和建造机器人的力量。随着这种系统的发展,机器人设计的创造力正在不断扩大,这是我们在机器人领域真正希望鼓励的。”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31021

    浏览量

    269360
  • 软体机器人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11

    浏览量

    11716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模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在多个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部分,作者研究并探讨了大模型如何提升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需要理解环境,适应变化的环境。 从国际上来看,已经有不少科技公司发布了自己的机器人产品,大多数应用在安保,物流,制造等场景。 中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速度相对较慢,但经过多年的发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一书由甘一鸣、俞波、万梓燊、刘少山老师共同编写,其封面如图1所示。 本书共由5部分组成,其结构和内容如图2所示。 该书可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材,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
    发表于 12-20 19:17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6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背景知识与基础模块

    要给AI这个聪明的“头脑”装上一副“身体”。这个“身体”可以是一部手机,可以是一台自动驾驶汽车。而人形机器人则是集各类核心尖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于一体的载体,是具身智能的代表产品。与传统的软件智能体不同,具身
    发表于 12-19 22:26

    【书籍评测活动NO.51】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 了解AI的下一个浪潮!

    。 近期,中国机器人研发团队在多模态交互、语言模型运用,以及复杂任务规划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 以 2023 年具身
    发表于 11-11 10:20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 4. 对未来生命科学发展的展望 在阅读这一章后,我对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人工智能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推动下,生命科学将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例如,在药物
    发表于 10-14 09:21

    英伟达预测机器人领域或迎“GPT-3时刻”

    英伟达,作为全球图形处理器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正引领着科技界对机器人未来的无限遐想。近日,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在科技媒体The Decoder的博文中,以及红杉资本的采访中,大胆预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7:05 806次阅读

    Jim Fan展望:机器人领域即将迎来GPT-3式突破

    英伟达科学家9月19日,科技媒体The Decoder发布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报道,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在近期预测,机器人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迎来类似GPT-3在语言处理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他称之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5:13 598次阅读

    天津大学科学家突破人类大脑器官成功驱动机器人

    在科技探索的征途上,天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再次迈出了令人瞩目的步伐。7月5日,该校宣布了一项革命性的成果——科学家们利用前沿的干细胞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成功培育出了高度模拟人类大脑的类脑器官,并创新性地将其与机器人系统通过先进的片上脑机接口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紧密相连,开启了人脑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6:00 621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6月25日,新华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为标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传感器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发高通道神经探针实现猕猴全脑尺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8:03 510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b class='flag-5'>科学家</b>成功<b class='flag-5'>研发</b>这一传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学家创办新的AI公司

    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苏茨克维曾是OpenAI的联合创始及首席科学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0:42 528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4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复杂物理系统求解的量子科学计算算法、软件、应用与验证”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合肥综合性国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08:22 741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b class='flag-5'>研发</b>计划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其利天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搭载无刷电机的扫地机器人的前景如何?

    大的吸力,有效清除各类污渍和颗粒物。同时,低噪音设计使得机器在工作时不会打扰到家庭成员的休息或工作。此外,无刷电机的寿命更长,减少了用户的维护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2.扫地机器人智能
    发表于 05-05 15:03

    中航电测正在研发一种六维力传感器

    在科幻电影中,机器人不仅外观和行为举止与人类无异,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人类。拥有一个智能机器人,是观众的美好憧憬,实现这一愿望也是科学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09:31 89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