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下的我们
文化研究学者Raymond Williams曾提出“流动的藏私”(mobile privatization),表达一种既能“流动”于外在世界,又能“藏有个人财货”并且达到“隐私”目的的现象。
这似乎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理想化生存状态——人们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观看并游走于活跃且公开的社交媒体,也同时通过相同的媒介,得以另辟一个如同匿名通讯般安静、私人的空间,达到藏私的享受。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与算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流动的藏私”已然展现出其可见性的风险。
即将到来的5G时代让4G时代积累的指数级用户数据拥有了更多可能性,以“万物互联”为特征的物联网拓宽了数据源头与数据类型,智能算法挖掘出数据的多元应用形态......
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发展与社会的数字化进程,都让人的“流动性”与“私密性”不断扩张,互联网便利与个人隐私的边界面临消解。
广角镜头下的互联网社会是默片,生活如同一个公开的秘密,陌生的人们不曾开口,但你知道每个人都近乎透明。
在我们欢呼科技的全面变革为社会带来发展进步之时,无处不在的数据摄取工具、云储存、地理定位系统等数字化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正在记录着我们在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语言、地理位置、个人偏好、生理特征、人际交往等各种信息,即时追寻着人们在网络世界中行走的轨迹并加以保存。
也许你昨天才在网页上看了一个关于秋季穿搭的视频,第二天就在购物应用的“猜你喜欢”中看到了同款;也许你并未下载过某个软件,但却莫名其妙收到了该软件优惠活动的短信。
我们使用的软件越多,做出的行为越多,越容易获得预期满足,在互联网中也越无所遁形。
隐私与便利之困
李彦宏曾在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也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这么做。”
其实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用户并不在乎隐私的体现其实很多。
在并非只有亲朋好友的社交媒体上发布自拍、个人信息等;下载应用之后并不浏览用户协议直接点击“同意”;随意上传肖像、个人信息等参加算命、明星脸匹配等游戏......
看上去用户似乎对隐私并不在意,但用户的选择不是自愿的“用隐私换取便利”的行为,而是无可奈何的“不得不让渡权力”的妥协行为。
如果在街头做一个问卷调查:“请问你为什么不去细看APP的服务条款就点击‘同意’”,恐怕90%的人都会回答“不同意就没法用啊”。对于用户而言,这并非选择“便利”还是选择“隐私”的问题,而是企业根本就没有给用户任何选择。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愿意”或“不愿意”的选项,从来就不是问题的关键。
每个商业运作者都在宣扬“隐私”和“便利”的对等关系,但现实却是隐私在便利面前的全面落败。
泾渭分明的隐私与便利
网络发展迅速、责任边界难以确定、法律难以严格区分的交错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隐私意识养成与强化,同时也带来了商业世界中无数隐私保护的灰色地带。
近几年,虽然关于隐私保护的条例不断出台,可似乎都未能取得尽善尽美的成果。任非正也在与杰里·卡普兰的对话中提到:中国应该出台更严厉、更全面的法律文件。
法律制定过程的漫长、企业基于利益获取心理的忽视,都导致了“牺牲隐私换取便利的尴尬困局”,即使个人十分注重隐私,当前大环境也并未给受众提供更多保护隐私的渠道与措施。
正如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到,互联网永远不会停止对于个人隐私的搜索和占有。
从3.15曝光的探针盒子到巧达科技非法窃取用户信息,从火狐浏览器爬取用户浏览记录到ZAO平台霸王条款的争议,有关数据隐私的博弈在商业逻辑之下呈现着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或许可以相信让渡隐私后的官方说辞,确信它们并没有真的偷偷在后台窃取隐私数据,但这样的乐观却并不能打消每个人对于信息泄露的疑虑——即便应用开发者本身没有掌控隐私的意图,但当前的应用开发环境与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已经确保他们具备这样的“能力”,而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恐惧源头。
无处不在的科技意味着无处不在的风险。立足互联网时代,数据早已成为一个人的网络属性细胞,不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身外之物”。
随着法律的完善与用户意识的培养,隐私与便利之间的天平势必会改变偏向。两者之间的界限并未呈现出完全消解的态势,相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泾渭分明。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79浏览量
238501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889浏览量
13744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