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的复位电路(一)
图3-92所示是微控制器中的一种实用复位电路。电路中,A105是机芯微控制器集成电路,A101是主轴伺服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A104是伺服控制集成电路。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在电源接通后,+5V直流电压通过电阻R216和电容C128加到集成电路A105的复位信号输入引脚⑨脚,开机瞬间由于电容C128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A105的⑨脚上是高电平,随着+5V直流电压对C128充电的进行,⑨脚的电压下降。
由此可见,加到集成电路A105的复位引脚⑨脚上的复位触发信号是一个正脉冲。这一正脉冲复位信号经集成电路⑨脚内电路反相处理,使内电路完成复位。
微控制器的复位电路(二)
图3-93所示是微控制器中的另一种实用复位电路。电路中,A1是微控制器集成电路,其42脚是电源引脚,33脚是复位引脚。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在电源开关接通后,+5V直流电压给集成电路A1的电源引脚42脚供电,当电源开关刚接通时,+5V电压还没有上升到稳压二极管VZ1的击穿电压,所以VZ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VT1管截止,这样+5V电源电压经电阻R3加到VT2管的基极,使VT2管饱和导通,其集电极为低电平,即使集成电路A1的复位引脚33脚为低电平。
随着+5V电压升到稳定的+5V后,这一电压使稳压二极管VZ1击穿,导通的VZ1和R1给VT1管的基极加上足够的直流偏置电压,使VT1饱和导通,其集电极为低电平,这一低电平加到VT2管的基极,使VT2管处于截止状态,这样+5V电压经电阻R4加到复位引脚33脚上,使33脚为高电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电源开关接通后,复位引脚33脚上的稳定直流电压的建立滞后一段时间,这就是复位信号,使集成电路A1的内电路复位。
断电后,电容C1充到的电荷通过二极管VD1放掉,因为在电容C1上的电压为上正下负,+5V端相接于接地,C1上的充电电压加到VD1上的是正向偏置电压,使VD1导通放电,将C1中的电荷放掉,以供下一次开机时能够起到复位作用。
微控制器的复位电路(三)
图3-94所示是微控制器中的另一种实用复位电路。电路中,A1是微控制器集成电路,其41脚是电源引脚,24脚是复位引脚,VZ002是稳压二极管,VT002是PNP型三极管。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当电源开关刚接通时,+5V电压还没有上升到稳压二极管VZ002的击穿电压,所以VZ00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5V电压通过R002和R003加到VT002管的基极,使VT002管截止,其集电极输出低电平,这一低电平加到集成电路A1的复位引脚24脚上。
当+5V电压上升到稳定的+5V电压时,这一直流电压通过R002使稳压二极管VZ002击穿,这样为VT002管的基极提供了基极电流回路,即VT002基极电流回路为:+5V→VT002管发射极→VT002管基极→R003→导通的VZ002→地端,这时VT002管饱和导通,其集电极为高电平,这一高电平加到复位引脚24脚上,即此时复位引脚为高电平。
从上述电路可知,集成电路A1的复位引脚电压滞后一段时间,起到复位的作用。
微控制器的复位电路(四)
图3-95所示是微控制器中的另一种实用复位电路。电路中,A1的24脚是电源引脚,23脚是复位引脚,VZ1是稳压二极管。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前面一种电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电路中多了一只电容C1,它的作用是可进一步延迟在开机时23脚的电压上升速度,使复位更加可靠些。
电阻R3是电容C1的泄放电阻,在机器关机后,电容C1中的电荷通过电阻R3泄放,以供下一次开机时起复位作用。
微控制器的复位电路(五)
图3-96所示是微控制器中的另一种实用复位电路。电路中,A1是微控制器集成电路,其33脚是复位引脚,VD1是二极管。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开机时,+5V直流电压通过电阻R1对电容C1充电,使A1的复位引脚33脚电压为低电平,随着充电的进行,33脚的直流电压升高,当33脚上的直流电压高到一定程度时,复位完成。
关机后,电容C1中的电荷通过二极管VD1放掉,由于C1上的充电电压对VD1而言是正向偏置,所以VD1导通,导通的VD1其内阻相当小,所以放电很快结束,为下次开机做好准备。
-
微控制器
+关注
关注
48文章
7565浏览量
151573 -
复位电路
+关注
关注
13文章
322浏览量
4460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