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看嘛,那些卖小众品牌笔记本的柜台还有几家?”谈起目前笔记本市场的状况,中关村电子城一位联想专卖店的营业员说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电脑屏幕转移到手机,因此N年前PC行业就被冠上了“夕阳”的头衔。可以说,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正确,PC互联网已经是过去式。当智能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载体开始承担起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PC似乎只剩下了生产力工具这个唯一的市场地位。
但是,相对于传统的PC产品而言,一个时代或许可能结束了。但恰恰因为生产力工具这一不可或缺的定位, PC从移动互联网跨越至5G+万物互联时代后,又获得了新的定义和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浪潮是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角——智能手机企业掀起的。在它们眼中,PC与手机不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协同共生。手机企业为了实现在5G时代霸占用户每一块屏幕的目标,正在加速向PC市场的渗透和倾斜,而一批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老兵,已经面临淘汰。
“迭代”与洗牌并存的PC新时代
前不久,华为和荣耀相继召开了新品发布会,虽然发布会的主角不同,但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双方共同更新的重要产品线。
近几年来,华为和荣耀除了手机这个几乎月更的产品线之外,笔记本几乎是两者更新最快的产品线。几乎每一次重量级的发布会,都可以看到两者新推出的一系列笔记本新品。粗略计算一下,从2016年宣布进入PC市场至今,华为和荣耀在售的笔记本型号分别达到了七款和六款。
而根据知名吧主“猪王”最近传出的消息,华为正在准备推出一款游戏本品类,最快会在明年初面世。华为入局游戏本市场后,我们有理由相信荣耀同样不会缺席。如此一来,华为也将正式完成自己从商务轻薄本到重度游戏本的PC市场主要品类全覆盖。
华为之外,另一家在IoT领域狂奔的手机厂商小米同样在加码PC。小米于2016年宣布进入笔记本市场,3年时间产品品类也达到了5个系列,而且是从12.5寸的轻薄本到游戏本全面覆盖。
可以说,国内头部手机五大品牌中,已经有三家全面发力PC市场,成为威胁到头部品牌的“搅局”新玩家。
面对移动化、轻薄化和娱乐化的PC趋势,这三大品牌凭借着此前在智能手机市场积累下的庞大用户基础,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华为官方的数据显示,即便是在海外市场受阻的影响下,华为笔记本截至目前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4%。
与此同时,曾经在“Wintel”联盟中始终扮演软实力霸主的微软,同样不断在PC业务上加码,并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拿下了一块“自留地“。如今Surface系列可以说是微软近年来在硬件领域最成功的产品,无论是产品形态还是设计理念,微软都给整个PC行业好好地上了一课。
说到这里,话题自然要谈到那些原本在PC市场风光一时的众多老兵。细想一下,如今除了惠普、戴尔和联想,你是不是已经淡忘了很多名字,或者已经很久没有再看到自己曾经熟悉的品牌?
那些传统PC品牌为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逐渐遗忘?为何在PC转型的过程中没能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
回顾一下传统笔记本电脑市场,首先在所谓平价系列产品中,曾经充斥着大量所谓的“学霸机”或者“智商检测机”。曾几何时,那些线下渠道的各路经销商们为了追求暴利,不断狠“宰”一知半解的小白买家:5000元卖给你一台只有4G内存、720P屏幕、没有固态硬盘的机器……所以,前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各地数码卖场中上演各种“小白大战奸商”的故事,在网上看到各种“线下渠道防骗教程”。
除了这类“学霸机”,一些曾经家喻户晓的PC品牌,也因为渠道、营销的理念落后,逐渐被新玩家追赶了上来。
例如华硕、宏碁、神州、技嘉等传统PC品牌,其当年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线下销售渠道的完善,但在PC转型进程中它们却不约而同地打了个踉跄。
近日,懂懂笔记走访了北京市中关村、深圳市华强北等地的几家数码卖场,试图了解笔记本电脑线下市场的大致情况。
尽管各个商城内都会有不少“热情”的导购嘘寒问暖,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在售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你会发现真正可供选择的型号并没有几个。对此,一位PC专卖店的主管对懂懂笔记表示:“囤货需要成本,所以我们必须优先选择那些热销的品牌和型号。如果真有客户要一些冷门的型号,我们也会尽可能想办法去调货,只是时间要慢一些。”
谈起客户的品牌认知,这位主管表示:“现在联想、戴尔、惠普这几个牌子客户还是比较认的,来线下买笔记本的客户除了要实际体验,对售后也很看重。这几个牌子线下销售门店(售后服务中心)比较多,服务也更有保障一些。”
他同时补充道:“其实类似宏碁、技嘉这些品牌也有知名度,但现在消费者对它们的笔记本产品还是不太认,可能是有点儿小众吧。至于诸如雷神等其他一些品牌,虽然性价比很高,但客户仍不太放心,专柜和买家都不多。”
其实,跟不上渠道和营销环境的变化,是部分传统PC品牌“失落”的主要原因。对此相关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过去多数PC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大面积的线下渠道建设。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那些传统的数码卖场早就不是消费者的首选,加上新零售的风潮,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品牌无论是自营还是线下渠道的铺设都非常迅速。”
至于线上渠道,手机企业本身就一直重视营销和推广。“不少传统PC企业与那些拥有大量资源和用户基础的手机企业相比,在营销理念和手段上也完全不是对手。”该人士强调。
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取舍
华为、荣耀和小米等手机市场的头部企业为什么要进入PC市场?这背后有两方面因素。
首先,从这几家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来看,面对5G、IoT的大势,都不会放弃PC屏幕这一重要入口。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多终端、多入口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手机企业的共识。所以,我们身边的手机、电视、PC等屏幕,都不再是互相取代而是共存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和小米分别推出了自己的1+8+N和1+4+X。在这些N和X当中,PC(屏幕)都是非常重要且必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入口。所以,我们看到即便PC市场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但二者还是选择加码这一领域。
此外,成熟的PC市场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新入场选手的准入门槛,这也令手机企业的试水“轻松”了很多。在智能手机领域我们经常能看到“公模”、“ODM”、“OEM”这些字眼,其实在智能手机之前,这些词早就出现了PC行业。如今整个PC市场的供应链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说的直接一点——只要有钱,上游供应链企业就能做出一切你想要的方案,而且是代工生产一条龙服务。
所以,对于实力雄厚的手机企业而言,在成熟的产业链之中,设计生产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在低门槛、大前景的条件下,手机企业依然面临PC市场的重重挑战。哪怕是拥有再多用户基数的手机品牌,进入一个新的赛道都需要建立新的用户认知和销售渠道,而背后则是大量的时间、资金以及资源的投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华为在笔记本领域并没有完全沿用它在手机市场的打法——自己锁定高端让荣耀打拼中低端。对此相关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现在大家都在说国产手机企业利润率低,其实PC企业的利润率同样如此,甚至还不如手机企业。
该人士强调:“另外,PC市场的头部企业也不是那么容易会被撼动的,毕竟它们多年来积累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认知还是很有底蕴的,最有可能被撼动的是那些二三线阵营的企业。毕竟市场蛋糕就这么大,头部品牌的份额握得很紧,华为、小米这些新品牌的业绩增长,只能来自于这些市场腰部或者尾部企业的原有份额。
根据数据机构Gartner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为2.594亿台,比2017年下降1.3%。虽然相比往年的降幅,2018年的降速有所减缓,但这已经是个人电脑出货量连续第七年下降了。其中,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宏碁分别占据市场出货量的前6位,排在5、6位的华硕和宏碁的整体出货量跌幅,都超过了10%。
进入2019年,全球PC市场虽然迎来的久违的增长,但幅度并不明显。最新的第三季度数据显示,联想、惠普、戴尔以及苹果依然牢牢把控着市场前四名的位置,抛开平均客单价领先的苹果,市场前三名的出货量都在千万(台)以上,而排在第五第六名的宏碁、华硕,出货量均不到500万台。而在前六名之外,“other”部分的出货量同比也大幅下滑了9.3%。
由此可见,PC市场的马太效应更甚于手机市场。面对高速奔袭而来的华为和小米,宏碁、华硕、技嘉等品牌应该都感到了深深的寒意。不仅是当下,即便是放眼不久的未来,它们的优势特征也在快速缩小。面对站在门口的手机企业,再喊“狼来了”已经来不及了。
所有人都认为PC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并在逐步走下坡路,但在正在快速到来的IoT和5G大潮,赋予了PC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更为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产品设计和性价比方面,通过成熟的产业链以及过去长久以来的积累,宏碁、华硕等逐渐落魄的PC品牌还能够延缓自己的衰退,那么在生态的搭建,多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方面,这些传统PC品牌正在面对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样的问题,甚至也摆在了戴尔、联想和惠普等PC巨头面前。
目前,华为和小米对待笔记本的态度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个单独存在的品类,而是尽一切可能将其拉入到自己的多屏生态中,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加强用户使用体验的创新。例如华为的一碰传、小米的小米互传,就是在手机、平板、PC和电视之间搭建了跨越系统层级的连接,实现了多屏互联互通和协同。这些举措,都是这些拥有多品类信息化终端产品的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
结束语
对于更多腰部、尾部的PC企业而言,原本靠着笔记本市场整体的稳定和按部就班,还能够获得相对不错的出货量。但是当“野蛮人”突然敲开这个沉寂已久的市场大门,危机感也突然到来。看到竞争对手拿出不输于自己的PC品类,以及PC之外的一整套生态体系,手中仅仅握着一张牌的传统PC厂商总显得那么的无力。
就像最近很火的那句话:“大人,时代变了。”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