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这是个好消息,智能手表的发展速度在提升。 最近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研究显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年增长510%,2015年第三季度市场规模达到610万部, 当然Watch以74%的市场份额高居首位。 但坏消息是,大部分在提升的好像是Apple Watch,除了苹果的OS系统外,几大智能手表系统平台的出货比重都有所下降。Android Wear平台下滑了9.2%,RTOS平台下滑约8.6%,TIZEN平台下滑3.1%,到今年年末这个数字应该还会继续加大。 我们该怎么判断智能手表市场的前景?实际上,人人都需要一款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更乃至手表本身,是伴随着人类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最长久的人机交互设备,自古到今,唯一一个能有资格与人进行24小时相处的设备就是手表。 即使在我们拥有更强大运算能力手机的今天,还能与人们24小时亲密接触、随时佩戴并且可进行人机交互的设备也还是只有手表。一个人的全身上下,除了手机和手表,你还能找出第三块能够人机交互的设备吗? 答案是否。 智能手表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未来市场想起来都让人兴奋,而迟迟却没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原因只有一个:
怎样定义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以手机为例,实际上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浪潮爆发之前,智能手机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历经Windows Mobile、Symbian、Blackberry的积累与发展,为后来的iPhone与Android奠定了基石。iPhone的出现则真正意义上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标准,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找到了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迎来市场的爆发就自然而然了。 智能手机用七年时间才定义了自己真正的角色,找到了用户的需求,而对于智能手表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人身上只有两个屏幕,一个是手机,一个是手表,各自有分工,现在的智能手表总想干一些手机想干的事情——包括Apple Watch在内,很多时候扮演了与手机一样的功能,或者说成为了手机的配件,把手机的功能延伸到了智能手表上。
上面这些功能智能手表都可以有,在能尽可能允许的情况下,我赞同智能手机尽可能多的集合手机功能,增值功能越多越好,但这不是人们购买的必要理由,这就如同你不会因为手机可以去遥控空调,就会为此而买手机的道理一样。 智能手表必须找到自己的亮点。无论是手机化,还是成为手机的延伸,这都是明显的错的定位。但凡是有更好的替代物,就是你不需要存在的理由。手机的强项应该让手机去做,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优势去比,无异于以卵击石,舍本逐末。 智能手表不可替代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摸索,但我认为未来的智能手表应该是基于个人数据中心,同时拥有个人管家、个人身份的生态平台的集合体。
例如支付方面,不需要带银行卡、信用卡,所有的支付也不需要手机、Ukey,手表无疑是最快最方便最为合理的支付方式; 身份方面,也不需要携带公交卡、工卡或者钥匙,甚至上网密码,手表集合多设备的特点,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通行证,密码自动匹配; 通信方面,或许手机也不需要SIM卡了,电脑、平板、手机全部使用智能手表来上网,手机本身的定位就是个人计算中心,手表作为数据中心,必然要支持通信功能; 安全方面,它将更生物锁功能,当手表离身判断没有了你的生物特征之后,手表将被锁机无法使用。
例如运动,这是运动手表的强项,可以结合到智能手表身上,满足初级及高级用户的需求,不仅能够记录、检测你的运动信息,还可以帮你分析数据,例如给出VO2 max最大耗氧量评估、跑步动态分析、跑步节拍器,以及比赛预测、恢复休息时间建议、恢复检查等建议。 健康监控功能方面,不仅仅是监控,更是去分析数据,然后给出结论。 例如你昨天晚上睡眠太差,起得又很早,然后白天天气很冷,空气很糟糕,你又在户外进行了太多的活动,有些受凉,你如果再去跑步运动强度或长时间加班,它应该综合上面的信息告诉你,你现在身边状况如何,是不是太疲惫,体温是不是偏高,今天不应该再熬夜了,几点应该休息等等诸如这样的建议。 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有我们关心的减肥问题,通过某些手段,它应该可以告诉你今天体重多少了,热量是否超标了,如果想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你要做什么运动,或减少多少卡路里的摄入,你要吃的东西包含了多少卡路里。 在信息通知和提醒功能上面,目前智能手表照搬手机的模式也欠妥的。 手机由于屏幕大,它的信息是块状的,人们面临的信息是一个巨大的、杂乱的、良秀不齐的信息墙,人们有非常高的权限和理由去选择自己要看的内容。智能手表的信息应该分两层:
这些信息往往是与个人或生活有关系的内容。 至于目前智能手表所集合的手机类的功能,我依然认为这种附加值越多越好,别说打电话了,你愿意通过智能手表打开浏览器上网都行。 智能手表的发展空间无限,是最具科技感的设备,可真正的标准还没有被准确定义,这需要大量时间和探索才能确立。智能手表普适性的产品特点,与工具性的产品属性也将被改变。
` ![]() |
|
相关推荐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1171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四、KV260 视觉入门套件和固件更新
1764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Vitis AI Library体验之OCR识别
1303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Vitis AI 通过迁移学习训练自定义模型
1885 浏览 0 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KV260系列之Petalinux镜像+Resnet 50探索
1453 浏览 0 评论
【AMD KV260视觉入门开发套件试用】4、简单几步体验ubuntu 20.04.3 LTS运行人员检测应用
1715浏览 1评论
5459浏览 1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老刘记事儿KV260初体验之Micro-SD选型提速研究(三)
978浏览 1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KV260部署yolov3实现车辆和行人检测
2667浏览 1评论
【KV260视觉入门套件试用体验】基于KV260的人脸识别的实现与展示
955浏览 1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23 16:13 , Processed in 0.570425 second(s), Total 61, Slave 46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