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本帖最后由 gk320830 于 2015-3-7 13:43 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退休老师潘镜敏先生三十年前发现的这个问题在现在的大学教育、职业教育课本中仍然存在,但并没有引起重视。以下是他的一些基本看法。提请各位身在一线的工程师们商榷。 上述四式中只有电压串联负反饋电路的AUf式中不包含RL、RS。其它三个Auf式中都含有RL或和RS等変量。。而我们必须看到,对于放大电路来说,负载是一个変量,因此RL不是一个常数。既然RL不是常数,就意味着电压放大倍数是可变的,那除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外,其他反馈组态的Auu这个值在工程中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仅仅是潘老师的论述之一,其后还有关于转移函数性能、推向理想电源等论述。大家看后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
|
相关推荐
1 个讨论
|
|
本帖最后由 gk320830 于 2015-3-7 13:43 编辑
由于在电子学的发展史上,电压模电路一直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人们往往习惯于电压信号的处理。客观上在工程中遇到的也往往是电压信号。这样习惯与客观就不谋而合。 随着模拟电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被应用于广泛领域,不自觉地遇到电流信号的处理,例如:上世纪70年代末,光纤通信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传入我国,当时是模拟传输,其接收机中光电转换的光电管等效为内阻无窮大的电流源,由于不良的“习惯”,不少人仍以电压信号处理。在其后接的前置放大器不论釆用何种组态的负反馈,其增益都是电压放大倍数,带来不少麻烦。尽管当时每年一次的欧洲光通信会议上,有位泊松尼克先生,发表多篇关于前置放大器的文章,告诉(当然是原则性的,不是详细设计资料)釆用互阻抗放大器(即电压并联负反馈),很多人雖然接受这个“告诉”,但仍將互阻抗放大器增益“拚凑”为电压放大倍数” 。 随着电流模电路显现出的许多特点,它將与电压模电路优势互补,人们必将遇到处理更多的电流信号。因此客观上要求解决Yaochunnan提出的"雾区"问题。 |
|
|
|
|
|
1943 浏览 1 评论
基于FT600Q芯片 的USB3.0设计,为什么连接PC后设备无法识别?
1575 浏览 1 评论
1372 浏览 0 评论
大佬们 运放电路前一级的放大器无论输入多少 输出都是1.58v
1950 浏览 4 评论
1791 浏览 1 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2 06:03 , Processed in 0.382362 second(s), Total 38, Slave 31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