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
相关推荐
1个回答
|
|
在高速电路板设计中,去耦电容的选择和配置对于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对于超高速电路板(>100MHz),电源旁确实需要放置很多去耦电容。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以帮助您选择合适的电容、电阻和电感。
1. 确定电容值:首先,需要确定去耦电容的值。通常,电容值的选择取决于电路的工作频率和所需的去耦效果。对于超高速电路板,建议使用多个不同值的去耦电容,如0.1μF、1μF、10μF等,以覆盖不同的频率范围。 2. 考虑电源内阻:如您所述,当电源内阻较小时,去耦电容的截止频率会较高,可能导致对低频噪声的滤除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电源端串联一个电阻或电感。 3. 选择电阻:在电源端串联一个几十Ω的电阻可以降低去耦电容的截止频率,从而提高对低频噪声的滤除效果。但是,电阻会增加电路的损耗,因此需要权衡电阻值和去耦效果。 4. 选择电感:在电源端串联一个小电感(如1mH)可以降低去耦电容的截止频率,同时减少电路损耗。然而,电感可能会在谐振频率附近产生振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电感值,使得谐振频率远离电路的工作频率。 5. 仿真和测试: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以验证去耦电容、电阻和电感的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际测试,以确保电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性能。 总之,在高速电路板设计中,去耦电容的选择和配置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工作频率、电源内阻、电阻和电感的影响。通过仿真和测试,可以找到最佳的去耦电容、电阻和电感配置,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272 浏览 1 评论
1012 浏览 0 评论
612 浏览 1 评论
458 浏览 1 评论
650 浏览 2 评论
AT32F407在USART2 DMA发送数据时,接包接到了要发送的数据,程序还是处于等待传输完成的标识判断中,为什么?
244浏览 29评论
1211浏览 23评论
请问下tpa3220实际测试引脚功能和官方资料不符,哪位大佬可以帮忙解答下
349浏览 20评论
请教下关于TAS5825PEVM评估模块原理图中不太明白的地方,寻求答疑
324浏览 14评论
两个TMP117传感器一个可以正常读取温度值,一个读取的值一直是0,为什么?
180浏览 13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24 13:54 , Processed in 1.030105 second(s), Total 78, Slave 61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