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无线时代(Beamsky)发布了一篇文章关于DDR布线指导的一篇文章,当时在网络上很受欢迎,有很多同行参与了转载。如今看来,那篇文章写得不够好,逻辑性不强,可操作性也不强。在近几年的硬件产品开发中,本人总结出了一套DDR布线方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于是本人再次编写一份这样的文章,除了讲述DDR布线规则,还想讲述一下布线过程,采用本人的布线过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本文即将讲到的所有方法,无线时代(Beamsky)都经过实际检验。 DDR布线通常是一款硬件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网络上也有大把的人在探讨DDR布线规则,有很多同行故弄玄虚,把DDR布线说得很难,我在这里要反其道而行之,讲一讲DDR布线最简规则与过程。 如果不是特别说明,每个步骤中的方法同时适用于DDR1,DDR2和DDR3。PCB设计软件以Cadence Allgro 16.3为例。
第一步,确定拓补结构(仅在多片DDR芯片时有用) 首先要确定DDR的拓补结构,一句话,DDR1/2采用星形结构,DDR3采用菊花链结构。 拓补结构只影响地址线的走线方式,不影响数据线。以下是示意图。
星形拓补就是地址线走到两片DDR中间再向两片DDR分别走线,菊花链就是用地址线把两片DDR“串起来”,就像羊肉串,每个DDR都是羊肉串上的一块肉,哈哈,开个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