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一条车道,而并口就是有8个车道同一时刻能传送8位(一个字节)数据。但是并不是说并口快,由于8位通道之间的互相干扰(串扰),传输时速度就受到了限制,传输容易出错。串口没有互相干扰。并口同时发送的数据量大,但要比串口慢。串口是一个泛称,UART、TTL、RS232、RS485都遵循类似的通信时序协议,因此都被通称为串口。
UART接口: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是串口收发的逻辑电路,这部分可以独立成芯片,也可以作为模块嵌入到其他芯片里,单片机、SOC、PC里都会有UART模块。 COM口:特指台式计算机或一些电子设备上的D-SUB外形(一种连接器结构,VGA接口的连接器也是D-SUB)的串行通信口,应用了串口通信时序和RS232的逻辑电平。 USB口:通用串行总线,和串口完全是两个概念。虽然也是串行方式通信,但由于USB的通信时序和信号电平都和串口完全不同,因此和串口没有任何关系。USB是高速的通信接口,用于PC连接各种外设,U盘、键鼠、移动硬盘、当然也包括“USB转串口”的模块。(USB转串口模块,就是USB接口的UART模块) RS323是一种通讯标准**,因为高电平+15V低电平–15V电位差30V容错空间大,抗干扰能力强,一般用于工业设备直接通信电平转换芯片一般有MAX3232,SP3232** TTL一般是从单片机或者芯片中发出的电平,高电平为5V(51单片机)或者3.3V(stm32) 二. TTL TTL接口属于并行方式传输数据的接口,采用这种接口时,不必在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板端和液晶面板端使用专用的接口电路,而是由驱动板主控芯片输出的TTL数据信号经电缆线直接传送到液晶面板的输入接口。 TTL电平信号应用广泛,是因为其数据表示采用二进制规定,即: 逻辑高电平 == ‘1’ == Vcc == 3.3V或5V 逻辑低电平 == ‘0’ == 0V == 0V 数字电路中,由TTL电子元器件组成电路的电平是个电压范围,规定: 输出高电平>=2.4V,输出低电平<=0.4V; 输入高电平>=2.0V,输入低电平<=0.8V。 缺点 由于TTL接口信号电压高、连线多、传输电缆长,因此,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差,而且容易产生电磁干扰(EMI)。 三. RS-232 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 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 RS-232 接口,分别称为 COM1 和 COM2。 EIA-RS-232C 对电器特性、逻辑电平和各种信号线功能都作了规定。 在TxD和RxD上: 逻辑1(MARK) = -3V~-15V 逻辑0(SPACE) = +3~+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 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电压)= +3V~+15V 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 -3V~-15V 在通信时,最少只用3根线(RXD,TXD,GND)即可简化为: 逻辑高电平 == ‘0’ == 负电压 == -3V~-25V == 常为:-13V 逻辑低电平 == ‘1’ == 正电压 == 3V~25V == 常为:13V 缺点 (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因此在CPLD开发板中,综合程序波特率只能采用19200,也是这个原因。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 (4)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上也只能用在15米左右。 PS:RS232接口和TTL接口,因为逻辑电平不同,所以不能直接通讯。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调试STM32H750的FMC总线读写PSRAM遇到的问题求解?
1957 浏览 1 评论
X-NUCLEO-IHM08M1板文档中输出电流为15Arms,15Arms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1740 浏览 1 评论
1208 浏览 2 评论
STM32F030F4 HSI时钟温度测试过不去是怎么回事?
799 浏览 2 评论
ST25R3916能否对ISO15693的标签芯片进行分区域写密码?
1765 浏览 2 评论
2010浏览 9评论
STM32仿真器是选择ST-LINK还是选择J-LINK?各有什么优势啊?
858浏览 4评论
stm32f4下spi+dma读取数据不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02浏览 3评论
STM32F0_TIM2输出pwm2后OLED变暗或者系统重启是怎么回事?
652浏览 3评论
654浏览 3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12 05:35 , Processed in 0.925308 second(s), Total 77, Slave 61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