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控制直流无刷电机和控制直流有刷电机的最大区别有两点:
1、有刷直流电机使用用两个驱动桥臂,无刷直流电机需要使用三个驱动桥臂。 2、有刷直流电机使用碳刷换相,无刷直流电机需要外部控制换相。 这里为了简化,没有使用霍尔传感器以及参考文章中介绍的反电势法(BEMF)原理进行换相检测,这里使用的方法是“猜”,“猜”法很简单,就是我觉得该换相了,就换相,如果换相快了,转子跟不上就会抖动,如果换相慢了,转子会跟着转得慢而已,那么就控制换相速度稍微慢点就行了。 核心电路图如下: 上图中使用的是PMOS加NMOS组成单个桥臂,PMOS的缺点是内阻较NMOS大,所以可能会发热较严重,但是控制方便,使用一个小的NMOS或者NPN三极管就可以驱动,但是如果上桥臂的MOS管使用NMOS的话,正常工作的时候NMOS的漏极电压会很高,导致栅极需要更高的电压才能导通NMOS,这时候需要比较复杂的控制电路或者半桥栅极驱动器IC(如IR2104STRPBF)完成这个功能。我的实验电机不需要很高的电流,这里还是选择了控制简单的PMOS作为上桥臂。但是注意电路中的R12、R13、R14在实际焊接的时候使用1K或者0欧,这样会让Vgs的绝对值较大,这时候MOS管的内阻Rds会较小,驱动电流大,MOS管自身发热量小,但是如果电机的工作电压很大的话(12V、24V),需要适当调整R12、R13、R14的大小,防止Vgs的值过大烧坏MOS管,具体值参考MOS管的数据手册,这里我使用的是集成PMOS+NMOS管的AO4606或者AO4616芯片: 电路板上面的是MCU部分,没有使用,直接把IO_A1、IO_A2、IO_B1、IO_B2、IO_C1、IO_C2使用排针引出来,直接使用开发板测试就行了,懒得焊接。 IO_A1、IO_A2、IO_B1、IO_B2、IO_C1、IO_C2是分别控制三个桥臂的信号,注意IO_X1和IO_X2信号不可以同时为高,否则会导致桥臂短路,容易烧坏MOS管,同时在程序中最好先将为0的信号先设置为0,然后再设置不为0的信号,这样可以避免短路。同时为了可以精确控制,所有IO_X1和IO_X2信号都是使用PWM驱动,因为我想实现类似步进电机的功能,可以精确控制无刷电机的转动角度。 无刷电机的换相顺序如下图,一周期总共需要6次换相,分为6个状态,分别为导通顺序分别为AB、AC、BC、BA、CA、CB,按道理软件上只要这样的换相顺序就能让电机转动。 PWM通道设置以及测试代码: volatile unsigned int *A1 = &TIM1 -》CCR3;volatile unsigned int *A2 = &TIM1 -》CCR2;volatile unsigned int *B1 = &TIM3 -》CCR4;volatile unsigned int *B2 = &TIM3 -》CCR2;volatile unsigned int *C1 = &TIM3 -》CCR1;volatile unsigned int *C2 = &TIM14-》CCR1; //设置所有桥臂为无输出。注意IO_X1和IO_X2信号不可以同时为高, //否则会导致桥臂短路,容易烧坏MOS管,同时在程序中最好先将为0的 //信号先设置为0,然后再设置不为0的信号,这样可以避免短路。 *A1 = 0; *A2 = 0; *B1 = 0; *B2 = 0; *C1 = 0; *C2 = 0; #define INTERVAL 5 //换相间隔时间 #define PWM1 255 //上桥臂PWM占空比,为了防止产生“共振”现象,设置一端的PWM //占空比为100%或者0%,调整另一端的PWM占空比大小。 #define PWM2 100 //下桥臂PWM占空比 //处于t0状态,并维持一段时间,保证可靠处于t0状态 printf(“Readyrn”); { //t0:AB *C1 = 0; *C2 = 0; *A2 = 0; *A1 = PWM1; *B1 = 0; *B2 = PWM2; } delay_ms(1000); //进入换相主循环 printf(“Startrn”); while(1) { { //t0:AB printf(“t0:ABrn”); *C1 = 0; *C2 = 0; *A1 = PWM1; *A2 = 0; *B1 = 0; *B2 = PWM2; } delay_ms(INTERVAL); { //t1:AC printf(“t1:ACrn”); *B1 = 0; *B2 = 0; *A1 = PWM1; *A2 = 0; *C1 = 0; *C2 = PWM2; } delay_ms(INTERVAL); { //t2:BC printf(“t2:BCrn”); *A1 = 0; *A2 = 0; *B1 = PWM1; *B2 = 0; *C1 = 0; *C2 = PWM2; } delay_ms(INTERVAL); { //t3:BA printf(“t3:BArn”); *C1 = 0; *C2 = 0; *B1 = PWM1; *B2 = 0; *A1 = 0; *A2 = PWM2; } delay_ms(INTERVAL); { //t4:CA printf(“t4:CArn”); *B1 = 0; *B2 = 0; *C1 = PWM1; *C2 = 0; *A1 = 0; *A2 = PWM2; } delay_ms(INTERVAL); { //t5:CB printf(“t5:CBrn”); *A1 = 0; *A2 = 0; *C1 = PWM1; *C2 = 0; *B1 = 0; *B2 = PWM2; } delay_ms(INTERVAL); } 测试结果电机可以正常转动,且扭矩还不错(和电流大小有关,一开始R12、R13、R14焊接的是10K导致电流不足,转动不流畅),通过调整PWM1和PWM2可以调整相电流大小,为了防止产生“共振”现象,就是由于使用PWM控制时,当A桥臂的上桥臂为1时,B桥臂的下桥臂正好为0,这时候是没有电流的,这种重叠的时间最大可以是整个周期都是重叠的,这时候虽然两边的PWM占空比都大于零,但是产生了谐振降低了驱动电流,解决办法为设置一端的PWM占空比为100%或者0%,调整另一端的PWM占空比大小,例如这里我将PWM1设置成255,调整PWM2来调整驱动电流大小即可。通过调整INTERVAL的值改变转动速度,但是INTERVAL太小的话电机抖动,这时候就是没有使用霍尔传感器或者反电势法(BEMF)的最大缺点了。暂时不会做gif图: 这套电路可以很方便地改成启动那个带霍尔传感器的无刷电机,直接将霍尔传感器的三个信号接到单片机的IO口,根据霍尔信号进行换相,而不是使用延时进行换相即可,一般带霍尔无刷电机接线如下图: 但是这里还没有用到PWM的真正功能,就是平缓换相过程,也是角度控制功能。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685浏览 0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1-13 01:59 , Processed in 0.518156 second(s), Total 47, Slave 41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