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标准的pi-pad衰减器从两端看都是对称的,这种衰减器设计可用于阻抗匹配相等或不相等的传输线。通常,电阻器R1和R3具有相同的值,但是当设计为在不相等阻抗的电路之间工作时,这两个电阻器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具有相同阻抗的Pi-pad衰减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pi衰减器是一种对称衰减器设计,仅由无源电阻器元件组成,使其设计呈线性,允许其输入和输出端子彼此互换。这使得pi衰减器非常适合在两个相等阻抗(Z S = Z L )之间插入 以减小信号电平。
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三个电阻元件,以确保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与构成衰减器网络一部分的负载阻抗匹配。由于Pi-pad的输入和输出阻抗设计为与负载完全匹配,因此该值称为对称Pi-pad网络的“特性阻抗”。
然后,给出了用于计算在任何所需衰减下用于阻抗匹配的Pi-pad衰减器电路的电阻值的方程式为: Pi-pad衰减器方程
注意,随着Pi-pad电路所需的衰减损耗量的增加,串联电阻器R2的阻抗也增加,而同时,电阻器R1和R3的并联并联阻抗值减小。
这是在相等阻抗之间使用的对称Pi-pad衰减器电路的共同特征。而且,即使在32dB的衰减下,串联阻抗值仍然相当高,并且不像T-pad衰减器那样在1或2欧姆范围内。
这意味着与同等的T-pad网络相比,单个Pi-pad衰减器网络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衰减,因为并联分流阻抗绝不会小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这是因为其极高的“ K”因子值。例如,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50Ω,衰减为-80dB,则分流电阻R1和R3的值分别为50Ω,而串联电阻R2等于250KΩ, 阻抗不相等的Pi-pad衰减器除了使用Pi-pad衰减器来降低具有相同阻抗(Z S = Z L )的电路中的信号电平外 ,我们还可以使用这种类型的衰减器来对不相等的源阻抗和负载阻抗( Z S ≠ Z L )。
但是,为此,我们需要稍微修改前面的公式,以考虑到源极负载和衰减器电路上的负载阻抗不相等。给出了用于计算不等阻抗的Pi-pad衰减器的电阻元件的新公式。 不等阻抗的Pi-pad衰减器方程
计算在不相等阻抗之间使用的Pi-pad衰减器的电阻值所涉及的数学比用于在相等阻抗之间计算值的数学更为复杂。这样,Pi-pad衰减器倾向于更多地用于具有匹配的源/负载阻抗Z S = Z L的传输线上的信号衰减 。
对于在设计中包含无功元件(例如电感器和电容器)的Pi-pad衰减器,EEWeb提供免费的在线Pi-pad衰减器工具,用于在所需频率下计算分量值。 平衡Pi衰减器该平衡-裨衰减器或“平衡-π衰减器”的简称,使用了一个附加电阻元件在公共地线形成平衡电阻网络如下所示。 平衡Pi衰减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