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阻在电压和电流波形之间不会产生任何相量差(相移),因此所有有用的功率都直接传递给电阻,并转换为热,光和功。那么,电阻消耗的功率就是有功功率,从根本上讲就是电路的平均功率。为了找到有功功率的对应值,将有效值电压和电流值乘以相角的余弦Φ,如图所示。有功功率P = I 2 R = V * I * cos(Φ)瓦(W),但是由于在电阻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没有相位差,因此两个波形之间的相移将为零(0)。然后: 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
要找到无功功率,将有效值电压和电流值乘以相角正弦值Φ,如图所示。无功功率Q = I 2 X = V * I * sin(Φ)伏安(VAr),由于有一个90°的电压和在纯电抗的电流波形(或者感性或容性),乘以V的相位差* I由SIN(Φ)给出的垂直分量即90°外的相位与每个其他,所以: 交流电路中的无功功率
前面我们曾说过,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波形彼此同相,因此,当相位差为零度(0 o)时,实际消耗的功率与视在功率相同。因此功率因数为:功率因数,pf = cos 0 o = 1.0。也就是说,消耗的瓦数与产生1.0或100%的功率因数的消耗的伏安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它称为单位功率因数。上面我们还说过,在纯电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波形彼此异相90 o。由于相位差为90度(90 o),因此功率因数将为:功率因数,pf = cos 90 o = 0
功率三角和功率因数汇总
我们在这里已经看到,交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这三个元素可以由称为功率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由于这三个元素由“直角三角形”表示,因此它们的关系可以定义为:S 2 = P 2 + Q 2,其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Q是无功功率,单位为瓦特伏安无功(VAr),S是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VA)。
我们还看到,在交流电路中,cos(Φ)的量称为功率因数。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定义为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W)与电路消耗的视在功率(VA)之比。因此,这给了我们: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或pf = W / VA。然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夹角余弦就是功率因数。通常,功率因数用百分比表示,例如95%,但也可以用十进制值表示,例如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