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今天看冈村迪夫的《OP放大器电路设计》,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喜欢在运放的输出端加一个330欧姆的电阻。百思不得其解,刚开始以为是为了增大运放的输出电阻,可输出电阻越小越好啊啊啊,,,
|
|
相关推荐
5个回答
|
|
作者没写这个电阻的作用么?
|
|
|
|
没有,目前我没有看到他的解释,应该是他以为大家都知道吧
|
|
|
|
要看用到什么场合上吧,估计
|
|
|
|
http://bbs.21ic.com/blog-811696-105773.html
1、运放输出端加一小电阻的作用? 答:运放输出短路的保护方法很简单,只要用一个小电阻R串接于运放的输出端,如图所示,就能防止输出短路失效。如果这个电阻接到反馈环路内,如图中虚线所示,除输出电压明显下降外(负载为2kΩ时,图中数值情况下,Vo可下降10%),对电路的其它性能无任何影响。 这种电路还有一个优点,对于外接容性负载,电路也非常稳定。因此,即使集成运放内部已加限流电阻,也应在运放输出端外接一个小电阻。 2、运放的外围电阻为什么都是K欧级别的啊,为什么欧姆级别的不行啊?比如说反相比例运放,Rf/Ri=10;一般Rf=10k,Ri=1k;为什么Rf=1K,Ri=100欧不行呢? 答:这个问题与电耗有关。虽然小电阻噪声也小,但是电耗增加,就有不少毛病: 1、地线电流增加。这个不妨从各级运放耦合考虑一下它的害处,地线电流大,级间地电位差会增加。 2 电阻功耗增加。好象人们不太注意到这个的理解。实际上,以Rf为例输入与输出之间是存在电压的,而这个电压必然会在电阻上产生电流。如4V的输出,10k的电阻就有40mA,不能承受---你想想,一个运放的输出电流才多大?而用100k电阻,则只有4mA,情况完全不同。请注意二楼的回复,Rf实际上是输出负载(阻抗)的一部分,它是要从运放输出端消耗电流的。 3 小电阻增加源输出阻抗效应。输入阻抗电阻Ri往往要求越大越好,目的是想尽量避免源输出电阻的影响。相关理论,可以从书本上找到。而从源的角度上看,信号源回路电流大虽然能减小噪声影响,但接收器输入阻抗小也提出了源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的问题。所以,输入阻抗也是不能太小的。 总的来说,这些电阻的选择是涉及到一些矛盾的处理,要做一个折衷。 |
|
|
|
额,还是没明白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2070个成员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1026 浏览 2 评论
12909 浏览 0 评论
4172 浏览 7 评论
2386 浏览 9 评论
2234 浏览 2 评论
514浏览 2评论
924浏览 2评论
1026浏览 2评论
706浏览 1评论
762浏览 1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1 16:41 , Processed in 0.805898 second(s), Total 52, Slave 47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