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场语音交互产品确实比较复杂,仅仅选用麦克风阵列就有如此多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选择合适的麦克风阵列和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呢?1、从产品实际角度出发,先定前端方案再定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首先还是应该从产品实际角度出发,先定前端方案再定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包含了麦克风阵列、唤醒和识别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则包含了自然语言理解和内容服务。 前端主要解决了产品是否听得准的问题,这其中有五个核心指标:远场语音唤醒率、复杂环境 误唤醒率、远场语音识别率、总体延迟时间和总体稳定性。这五个核心指标决定了用户的第一体验。 由于用户无法忍受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这个指标需要大规模量产的验证。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主要解决了产品是否听得懂的问题,但是仅有自然语言理解还不够,必须和内容服务串联成反馈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目的,事实上,产品的智能主要就体现在后端,而且涉及内容服务,当前也仅有BAT等巨头做的比较完善。 目前来看,全球经过量产验证的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主要掌握在Amazon、Apple、科大讯飞、声智科技等厂商手中,而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特别是内容及服务则主要被Google、Microsoft、Apple、Amazon、百度、腾讯、阿里等巨头所掌控,思必驰和云知声等语音识别厂商也相继转型发布了平台战略。 2、根据应用场景选取合适的阵型其次应该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合适的阵型,比如产品定位的场景是否需要360度拾音?产品的用户群体大概都是什么年龄?产品的主要交互距离又是多少?产品的ID采用什么形状?产品是否考虑低功耗问题?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由专业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方案商提供具体方案,比较复杂的场景可能还需要定制开发,但是以当前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进展来看,比如声智科技已经不再约束阵型的尺寸和结构。 3、在满足效果的前提下再考虑降低成本最后应该是在满足效果的前提下再考虑降低成本,这和具体场景还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儿童故事机,由于儿童与机器之间的距离约束,成本实际上是第一考虑要素,那事实上用单麦克风方案就可以解决。对于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实力比较雄厚的厂商,则可以兼顾成本与性能,向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方案上定制专用麦克风阵列和优化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 对于大部分产品厂商来说,产品研发速度和稳定是第一考虑要素,那可以优先选择阵列的模组方案,这样更容易集成,成本也容易控制。这样可以让厂商腾出更多精力专注后端智能方面的开发,当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稳定可靠后,真正体现产品差异的一定是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 从Amazon来看产品与平台厂商的博弈亚马逊做完Echo家族的产品发布会,其电商网站似乎只卖Echo产品了,而且价格几乎腰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Amazon同时还在鼓励Alexa的生态,力求把Alexa打造成一个AI平台。但是从当前的窘境来看,Alexa的平台进展似乎一直不太如意,Amazon似乎只对推广自家产品更有兴趣,何况Alexa还故意给产品开发厂商制造了很多困难。 这也很容易理解,平台的开放和封闭本来就是难以兼容的关系,平台的天性就是开放,而产品的天性容易封闭,这是两类生态的竞争,还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兼容并包。比如Apple依赖iPhone系列构建了封闭的平台体系,而Google则依赖Android建立了开放的平台体系。 以Amazon当前的表现来看,其走向Apple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样实际开放的只是内容和服务,更像Apple的Apple Store。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平台需要积累大量客户,肯定倾向于能够带来大量客户的生态伙伴,若这个生态伙伴恰好还是自家的,没有理由不扶持自家产品。 所以Echo持续降价,销量不断攀升,这个结果导致其他生态伙伴无法生存,但是从Amazon来看也不重要,因为不管用户从哪来,其核心诉求实际上达到了。当Amazon的用户积累到一定规模,自然也就形成了平台优势,反而会给后端开发的用户带来盈利的空间,这样也能形成正向的逻辑。 从正向的逻辑出发,Amazon的野心就很清晰了,这绝对是要挑战其他巨头的意思,因为一旦语音流形成,不管是搜索还是社交,Amazon绝对是有兴趣染指一把的,当然电商本来就是Amazon的优势。所以,Amazon和Google最近在Youtube较劲也就见多不怪了,相信这个事情还会发生很多。 这对于我们国内远场语音交互生态有什么启示? 这可能会影响三类厂商:产品厂商、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提供商和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提供商,后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提供商实际上就是平台。其中这对前端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方案商没有太大影响,毕竟麦克风阵列、唤醒和识别都是一种管道型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同时服务于产品和平台两大厂商,其核心诉求更多是赚钱,并没有太多其他变现的价值,也就是说这部分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也没有什么落脚点。 但是产品厂商和平台厂商就比较纠结,产品和平台厂商都需要用户,当用户量足够大的时候,产品和平台的后端变现价值就会凸显。但是实现这个目标都是实力的硬硬对坑,是走向开放模式还是封闭模式?开放模式必然意味着要放弃自家产品鼓励生态,带动生态伙伴一起发展。封闭模式则需要重金投入同时打造产品和平台,搞不好两败俱伤。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家公司的战略决策,很难说哪种模式未来能够绝对制胜,但是摇摆于两种模式之间的厂商必然没有发展空间。所以,很多时候,战略判断和决策才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