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IPC中断中分别读取两个核的TSC寄存器的方式来记录IPC通信耗时,此时如果由于两个核的不同步会导致记时的不准确。所以建议可以采用如在收到中断后再向对方法中断响应的方式,这样都由一个核来读取时间从而得到最终的两次IPC耗时。
采用何种核间通信方式与具体应用有关,IPC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
|
|
|
zbb9612 发表于 2018-6-21 08:44 Andy Yin: 你好! 谢谢你的回答。 我现在利用触发核间中断进行多核程序设计,实现了以下功能:0核先向1、2、3、4核生成中断,当这四个核响应中断后,再触发0核中断,0核响应中断后再触发5、6、7核的中断,当这三个核响应中断后再触发0核中断,这个过程在评估版上的测试时间约为0.5秒,均在0核中计时,这个时间显然太长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将核间响应时间提升至微秒级别?谢谢 |
|
|
|
请问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 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且我的测试时间比你的还多,都使TSCL寄存器溢出了,而在培训资料里面的IPC例程中的测试时间是: 请高手们指点下: |
|
|
|
光摄微针 发表于 2018-6-21 09:13 有没有可能打印语句使用的时间太长了? |
|
|
|
楼上说的对,我也跑过相同的示例程序,remove 所有的printf 或者System_printf, 改用全局变量观测cycle delay ,结果在几十个cycle的数量级。单独一个System_printf 应该不会耗费多少cycle,可能几百个左右,但这种console输出机制去测算us级以下的时延是不准的。建议System_printf的模式用Sysmin 的方式而不是sys std, 亦或者bios 里log函数来trace cycle。
|
|
|
|
只有小组成员才能发言,加入小组>>
595 浏览 1 评论
447 浏览 1 评论
633 浏览 2 评论
NA555DR VCC最低电压需要在5V供电,为什么用3.3V供电搭了个单稳态触发器也使用正常?
937 浏览 3 评论
MSP430F249TPMR出现高温存储后失效了的情况,怎么解决?
716 浏览 1 评论
AT32F407在USART2 DMA发送数据时,接包接到了要发送的数据,程序还是处于等待传输完成的标识判断中,为什么?
213浏览 29评论
1175浏览 23评论
请问下tpa3220实际测试引脚功能和官方资料不符,哪位大佬可以帮忙解答下
336浏览 20评论
请教下关于TAS5825PEVM评估模块原理图中不太明白的地方,寻求答疑
300浏览 14评论
两个TMP117传感器一个可以正常读取温度值,一个读取的值一直是0,为什么?
156浏览 13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12 15:52 , Processed in 0.745486 second(s), Total 49, Slave 44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 工商网监 湘ICP备2023018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