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自制电磁感应加热器所需材料,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制加热容器、隔热层、电磁感应线圈和交流电源,金属制加热容器的加热段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外表面绕接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的缠绕始端和缠绕末端连接有交流电源;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金属制容器通过产生感生电动势,从而生成旋转电流生热,保证了化工领域加热的环保无明火;金属制加热容器的加热段外表面通过包裹隔热层确保被加热段内待加热物料的热量不外泄,提高了加热效率。 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器,主要适用于家庭、饭店等非工业性加热物体和烹调食物。 已有的电磁感应加热器通常利用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周期地向感应加热线圈和电容供电,形成交变磁场来加热物体。如日本特许出愿公告昭63-25473和特许出愿公开昭61-45591所公开的电磁感应加热器,为直接加热方式,比间接加热方式的热效率高。但因大功率三极管两端反向並联的二极管在三极管承受反向电压时将导通而消耗功率,在三极管需要导通的整个时间,其基极均需消耗一定的功率,且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易受外电路的影响,这些都将增加电路的功率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器,它能进一步降低感应加热器的功耗,提高热效率並使结构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用如下方法来完成的用可控硅替代主电路中的大功率三极管。感应加热线圈和电容並联,此並联电路一端与电源相连接、另一端接到可控硅的阴极,可控硅的阳极与电感串联后接到电源上。由感应加热线圈和並联电容的谐振频率决定可控硅触发导通的频率,使电源周期地通过可控硅对感应加热线圈供电,並在感应加热线圈和电容之间形成並联谐振,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通穿过加热器皿来加热物体。 因为可控硅本身具有正反馈作用,当它被触发导通后,其阴极和阳极两端压降稳定在1伏左右,使外电路不延长其开通过程,随着可控硅开通时间的缩短,可控硅本身所耗功率将减少。因本加热器中的可控硅承受反向电压,电流为零而自然关断,关断时也不需额外的功率,可控硅两端不需反向並联二极管,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功率消耗低,结构亦较简单。 大功率电磁加热器各部件性能介绍如下: 1、电磁加热器机箱:采用电路部分防尘设计,确保电磁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2、电磁加热器IGBT温度传感器:进品高精度热敏电阻(70度)。采用进口导热硅脂传递IGBT的热量,确保IGBT模块的安全。 3、电磁加热器风扇:选用无刷交风扇,和有刷风扇比风量大,寿命长达20000小时,低噪声(≤45dB。 4、电磁加热器电源:主要选用高性能开关电源。 5、电磁加热器IGBT:世界英飞凌模块(运行速度高,耐反高电压,工作电大,稳定性能特别好) 6、电磁加热器散热片:自行设计,完全符合电路的散热要求。 7、电磁加热器高压电容:耐高压、高频、高精度、低损耗。 |
|
相关推荐
|
|
1661 浏览 0 评论
1126 浏览 0 评论
了解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两个大模型的不同定位和应用选择
1786 浏览 0 评论
1576 浏览 1 评论
一看就懂!动画图解常见串行通讯协议:SPI、I²C、UART、红外
1674 浏览 0 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24 11:07 , Processed in 0.474377 second(s), Total 40, Slave 32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