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 立即完善>
|
|
相关推荐
5个回答
|
|
这个倒是见过都是采用并列 紧密方式排板的 至于为什么感觉是仿真用一个大电容而引起的谐振详细 (这个是个人推测)
|
|
|
|
本帖最后由 nealcc 于 2016-12-13 14:19 编辑 第一个问题: 要看下面这个经典的图,由于电容的寄生参数,每个电容都有工作频率范围,超过这个频率,电容就不再是"电容"了.因此出现了需要0.1uf,100pf,1pf等多个电容并联的状况。 ![]() 通常。每一片DDR会配一个10uF电容,在总电源入口,每个电源管教要放置如你所写一组电容,目的就是消除DDR的工频和谐波干扰进入电源网络。(为了EMC), 第二个问题,终端电压VTT和终端电阻,只能说明处理器好差劲,OD输出玩DDR2?坑爹啊。这不是明显给layout工程师添堵么?终端电阻51ohm目的是阻抗匹配,当控制器OD输出高电平时,DDR从VTT取电流,电流可以通过匹配的网络流入DDR2减少纹波电流。 DDR2的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已经非常成熟,实际应用时,一般每个电源脚放一个0.1uF+10nF就足够了,很少会再摆更多退耦电容,因为你这么摆放,直接就把完整地平面搞的乱七八糟了!DDR2是最好以4层板为基础,电源滤波和芯片顶层。2,4层走信号。3层完整地。时钟差分信号走底层 一切以参考设计为和DDR设计指引为参考吧! |
|
|
|
nealcc 发表于 2016-12-13 14:12 我明白你跟我解答的第一个问题,不同容值的电容是为了滤不同频率的干扰。可能我没说明白,我的问题是:四片DDR2,共40个电源脚,可是只用到了13个去耦电容,并不是每个电源引脚分配一个。我纳闷儿的问题就是这个,按理说不应该每个电源引脚都有去耦电容么? |
|
|
|
nealcc 发表于 2016-12-13 14:12 还有终端电阻的作用应该就是阻抗匹配,消耗信号回波反射的,处理器不是OD输出,因为我们上一版的SDRAM用的DDR1,没有用终端电阻,进而也没有这个终端电压。这次用DDR2参考的是官方的Demo,加了这些终端电阻,和终端电压的去耦电容。我很费解,以前没接触过DDR2电路的设计。 |
|
|
|
lixinghao 发表于 2016-12-13 16:31 如果是这样,你看下原厂给的PCB参考设计的电容摆法,一个芯片最多也就摆10个电容差不多了,再多了真摆不下。可能是原厂经验够强大,沿着电源方向逐渐减少了电容容量。 |
|
|
|
你正在撰写答案
如果你是对答案或其他答案精选点评或询问,请使用“评论”功能。
1661 浏览 0 评论
1126 浏览 0 评论
了解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两个大模型的不同定位和应用选择
1786 浏览 0 评论
1576 浏览 1 评论
一看就懂!动画图解常见串行通讯协议:SPI、I²C、UART、红外
1674 浏览 0 评论
小黑屋| 手机版| Archiver| 电子发烧友 ( 湘ICP备2023018690号 )
GMT+8, 2025-2-23 22:42 , Processed in 3.047418 second(s), Total 83, Slave 64 queries .
Powered by 电子发烧友网
© 2015 bbs.elecfans.com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版权所有 © 湖南华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发烧友 (电路图)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918 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合字B2-202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