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风云突变,2016悄然结束,有人欢喜有人忧,随着蓝绿大厂横扫千军,小米节节败退,性价比早已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若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亦如写稿机器人取代编辑,跟随者始终有一天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今天和大家聊聊的就是这款努比亚的Z11星空灰(6G+64G版),虽然Z11已经发布了些时日,但本次新增的星空灰版本(6G+64G)仍不乏亮点,相比先前推出的Z11标准版,Z11星空灰全新的星空灰着色处理,质感的提升,配合“手机摄影专家”的称号,也使得Z11有了一丝艺术气息。
有些朋友可能感觉到有点混乱,先简单和大家梳理一下目前Z11的版本,目前官网在售的Z11有七个不同颜色的版本(包括旭日金、星空灰、咖啡金、曜石金、黑金、百合金、白金),内存有4G+64G和6G+64G两种。
(本次主讲对象是6G+64G高配版的Z11星空灰)
1,外观与屏幕
拿到努比亚Z11那一刻,丝毫不夸张的说,无边框的设计真的相当惊艳,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十分夸张,如一块玻璃一样镶嵌在金属上,在其它国产手机上亘古不变的“大黑边”BM区,在努比亚Z11上消失不见。这是因为Z11采用了全新的aRC 2.0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arc Refractive Conduction),升级了无边框工艺,更薄的玻璃前面板,使得无边框视觉效果更加出色、更加令人着迷。
当然了,这其实是努比亚Z11将边框“隐形”了,可以通过玻璃的折射效果将边框“隐藏”,所以不是边框不见,只是你“看不到”边框。此处不得不佩服努比亚在屏幕这方面的调教水准,确实很用心。
此次Z11采用负型液晶+光配向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5.5英寸1080P屏幕,拥有81%的超高屏占比,NTSC色域达到了96%,色彩显示十分绚丽,是目前色彩饱和度最高的LCD屏幕之一,完全符合其旗舰机的身份。
因为受益于屏幕素质的优秀,在屏幕画面呈现上,Z11的表现功力绝对是当下顶尖水准的。画面观感出色,通透性不错,配上无边框的设计。弄的笔者我每次把Z11拿到手里的时候都要重复解锁屏幕这个动作,因为无边框看起来太爽了。(用了就知道)
虽然有着5.5寸的大屏幕,但大的仅是屏幕而不是整机,这台5.5英寸的Z11三围居然只有151.8*72.3*7.5mm,宽度只有72.3mm,整机甚至比起许多4.7寸的手机还小,更别说同为5.5英寸的iPhone7Plus了。(与华为P9和iPhone7Plus相比)
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手稍微小一点用户,握持起来也十分舒适恰到好处,丝毫没有觉得拿不下。
当然,有的朋友问这无边框的手机,拿在手里,是不是很容易就会误触了?(大拇指下部易与屏幕接触)
对于这个问题,此前在努比亚上一代产品Z9上确实存在,而且误触挺严重。不过经过努比亚工程师团队的不断调教优化,这个问题已经几乎解决了。
在全新FiT 2.0交互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加持下,误触情况得到大幅改观,有效利用屏幕边缘,将屏幕交互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有效减少误触率,同时FiT2.0还拥有更多实用的特效。
可以按住边缘后内滑,可以快速选择桌面,可双边滑动调节屏幕亮度,边缘双击可以快速返回,简直是把边框玩出了花,只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传统平面上2.7步平均的操作。
2,工艺
努比亚Z11星空灰拿在手里质感十足,也十分沉稳,162克的重量恰到好处。玻璃面板与金属中款的衔接十分顺滑,同时由于采用了后置指纹识别,这也使得Z11的正面有着足够大的发挥空间。但Z11的正面却没有冗余的设计元素,十分简洁,上方为从左到右依次为前置摄像头,听筒、光线传感器。
下方还是经典的努比亚小红圈,左右为隐藏式按键(带有小红点作为指示灯),这与背部左上角摄像头上的典雅红色镶边相呼应,作为努比亚系列设计上的特色一直延续。
背部采用时下流行的全金属三段式设计,亚光磨砂工艺处理的比较考究,同时纳米注塑CNC与高精度冲压相结合的高难度加工工艺,仅后盖加工工序一项,便多达22道,这也使得Z11的背面与手掌接触的时候,有一种半“类肤质”的感觉,触感上佳。
机身四边边角则采用了高光抛角处理,圆润如同R角,处理的十分精致。
机身底部则是扬声器和Type-C充电接口,右侧为音量按键与电源键,左侧为SIM卡槽,(支持全网通3.0),顶部为红外发射点和降Mic。
总的来说,Z11(星空灰)给人的初印象十分不错,惊艳的无边框设计在死气沉沉的机海中如同泛起的浪花,显得格外抢眼,拿在手里质感也相当不错。
3.系统(全新nubia UI 4.0)
说到系统部分,确实是值得一聊的话题。要知道一部手机基本上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外形,因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二是屏幕素质,成像素质要好;三就是系统了,不仅中看还要中用,外观和屏幕决定基础,系统决定你能达到的高度。
本次努比亚Z11星空灰搭载的是基于安卓6.0.1系统深度定制的全新Nubia UI 4.0。Nubia UI 4.0重新梳理了系统的结构逻辑,使用时层级更加分明易懂,不会再迷失在复杂操作中,在满足使用效率的同时给予用户优雅的动效体验。
新系统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流畅性和稳定性,系统与硬件更加契合,能够更好地发挥手机的硬件配置。具体新功能方面增加了锁屏画报、努比亚漫游、超级截图等功能。
所谓锁屏画报比较简单,就是每当你点亮屏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壁纸换新了,这样每次解锁都有新鲜感,每一次都是一次新姿势。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还是这个对商务人士或者经常出国旅游朋友来说十分实用的一个功能,“努比亚漫游”。
可满足不同用户在国外上网的需求,在完善的虚拟SIM卡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支持下,使用努比亚Z11出国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更换自己的手机SIM卡,只需在手机努比亚漫游APP当中购买自己所在地区的漫游套餐即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格,如“泰国”套餐最低只需要10.5元人民币/天,而“新西兰”则最低需要17.5元/天。当然,你也可以自己选择3天/5天或者更多时间,总体来说还是十分划算的,并且是无限流量,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过每天只要300M高速流量,超过部分网速则会限制)
说实话这个功能还是比较不错的,对于常常出国的朋友来说真的很方便,想用就用。
全新Nubia UI 4.0的图标也经过了细心绘制,清一色的矩形风格图标在视觉上更好符合无边框设计。
Z11的超级截图趣味性十足,手指长放在指纹按键上就可以启动超级截图,并且还分为“长截图、自由截图和录屏”。长截图顾名思义,如你在网页阅读一篇需要向下滑动翻页的长文章,可以通过长截图,一次性的能够截取完全篇文章,还是十分实用的。
“自由截图”不用赘述,你可以自由截取心形的,或者任意形状的截图,还可以实时编辑这些照片,趣味涂鸦等。录屏功能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努比亚Z11不仅能够录制屏幕上的操作,同时还可以录制外部声音,真的是别出心裁。
除了以上三个新功能,Z11还支持如多任务分屏、应用分身、超级截图和边缘手势功能。让你生活工作两不误,此次我们并不一一介绍了。
总的来说,Z11系统这一方面,随主流加入单手、分屏和分身等功能,能同时满足左右手使用习惯,指纹应用支持全面,云备份真心不错,同时从左屏全是拍照模式可以看出,努比亚对拍照的重视,加上一些UI设计上的改变,其进步值得肯定,但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性能/续航/快充
作为努比亚当下的旗舰机,配置自然不用多说,骁龙820处理器,最高主频达2.2GHz处理器6G的LPDDR4内存+64GB UFS 2.0存储,性能完全可以喂饱你,无论是如开心消消乐这种小游戏,还是NBA 2K17这种硬件杀手,都可以畅快淋漓的玩耍。
下面我们用性能测试工具(安兔兔、GeekBench、AndroBench、)对努比亚Z11的性能进行一番测试。
在安兔兔的跑分中,6G+64G的努比亚Z11跑分可以到达,表现不错,可以达到12万分左右,基本是骁龙820旗舰手机中的顶级水准,玩个大型游戏啥的基本没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作者手中的Z11星空灰是工程机,所以跑分仅供参考)
再进行安兔兔的压力测试。(通过压力测试功能,能检测出手机稳定性,续航以及发热控制的表现,帮助用户更加了解自己的手机。
而在安兔兔满载压力测试中,Z11的表现中规中矩,CPU性能稳定60%~80%之间,CPU整体负载在80%~100%左右。四个核心基本上全力运行,只有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才有一个大核心出现锁频。
GeekBench 4 CPU测试
在GeekBench 4 CPU测试中,其单核心跑分在1700分左右,多核心跑分在4200分左右,基本达到骁龙820的顶级跑分水准。
AndroBench数据存储写入速度测试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进行两项狂暴测试。
第一项,大型游戏NBA 2K17运行半小时。
在运行半小时之后,游戏过程还是比较流畅的,偶尔会出现略微卡顿,其实这是因为努比亚Z11为了延长手机续航时间做了调整,对骁龙820的性能输出做了一定限制。如果想发挥它的极限性能的话,只需要在手机管理电量里面,那个性能模式打开即可,把你所需要全速运行的软件添加进去就行。
所以温度控制不错,发热均衡不明显。
当我们把NBA 2K17加入性能模式以后,画面明显流畅许多,丝般顺滑,不过这也使得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比如手机背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发热,耗电就会有所增加,比较尴尬。所以,努比亚以这种通过性能管理的模式来平衡续航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项,虐机测试(连开十五个常用APP)
我们选取了十五个常用软件进行测试(微信、QQ、微博、支付宝、UC浏览器等)
在应用挨个打开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6GB超大内存的高通骁龙820,14纳米FinFET工艺制程的定制四核64位KryoCPU,能够完全保证日常应用多开场景,丝毫无压力。
不过前面有个地方大家可能有所疑问,Z11通过增加调整“性能模式”来换取的续航真的给力吗?
本次Z11采用了3000mAh发锂离子聚合物快充电芯,我本以为3000mAh的电池容量并不算大,续航真的能好吗?但在NeoPower2.0续航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准则下(硬件选用低功耗元器件,软件对系统进行省电优化),实际表现真的是让我有了一丝意外。
我连续进行了五项常用场景下的测试,通话、游戏、看视频、刷网页、聊微信各进行了一个小时,全程五个小时的高强度虐机之后,努比亚Z11的电量还剩下40%左右,表现出乎我的意料。
重度使用者平时使用一整天没什么问题,出门不用带移动电源(就是那种没事就喜欢玩手机,看看微信刷朋友圈,摆弄一下手机的朋友),中轻度使用的话,一天半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同时在续航不错的情况下,Z11的充电也还不错,集成芯片级的充电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内置双充电芯片,支持高通QC3.0的快充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实际表现还能接受。大约不到两小时就可以完全充满。
总的来说,在性能,续航和快充这一方面,努比亚的调教还是值得认可的,通过软硬件的优秀结合,找到了性能与续航的平衡点,不失性能的同时,也能保证不错的续航。
5,拍照
拍照应该是Z11的重头戏了,既然号称“手机摄影专家”,那么实际表示能否配的上这个称号呢?
先简单的看一下其相机部分的参数,前置摄像头为800万,后置摄像头为1600万,索尼IMX298背照式堆栈式图像传感器,F2.0光圈,6P精密光学镜片,蓝宝石玻璃镜片,支持PDAF混合式相位对焦,4K视频拍摄。
相机一直是努比亚的特色所在,Z11依然是在主界面的左侧单独做了一个相机家族界面,里面集成了各种玩法,“多重曝光”、“星轨”、“微距”等十个功能。全新的NeoVision6.0——把Z11打造成了一台最容易操作的“单反相机”。
在这里简单的介绍几个功能,如“多重曝光”,我们在使用多重曝光的时候,相机界面会有一个提示“可以拍摄无限张照片进行合成”,当你拍完第一张照片的话,可以继续第二张,直到你需要的场景,然后把你所拍的照片进行合成成一张照片,也就是对照片的透明度有所调节。
“克隆”可能,这个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当你拍摄照片的时候,保证手机不动,移动被拍摄的物体,最后就会出现这种效果,十分的有趣好玩。
当然,这只是努比亚影像系统当中的一部分,还有其它如“电子光圈”、“满门”、“星轨”等好玩的功能,加以利用,无论是天上的星星,还是地上的车水马龙,都可以尽收手机方寸之中。
此次Z11新增的“微距功能”比较实用,当切换为“微距”的时候,会单出出现一个小框,让你手动选择对焦点,拍摄完照片之后,背景虚化很棒,画面主次分明,并且因为DTI像素隔离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控噪能力不错,照片纯净度很棒,照片的色彩表现也更加纯粹。
当然,除了这些有趣的花活,努比亚的拍照硬实力才是我们主要说的。
下面我们使用乐视的乐Pro3与Z11进行拍照对比。(右侧为Z11、左侧为乐Pro3)
本次测试均是全部基于全自动模式,并没有手动对焦等动作,尽量还原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
第一张照片,室外环境,天阴小雪。
可以明显觉得右边Z11的画面更加明亮,能够看清主体,而左边的乐Pro3相对来说画面偏暗,并且这个主体石狮子和人明显看不清,狮子的身体部位漆黑一片,完全没有细节,画面宽容度不够。反观Z11的画面主体狮子的暗部细节则非常丰富,放大之后还能看清,画面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过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乐视的ISO没调好或者怎么样,一开始我也有点好奇,然后仔细看了一下参数,发现Z11和乐Pro3的参数信息都是一致的,ISO,快门时间,和光圈,而为什么画面观感会差这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张,室外环境,天阴小雪。
这一张,Z11继续占优,画面观感上乘,而乐Pro3这边继续暗的“特色”,画面看起来有一丝脏的感觉,不够通透。
第三张,室外远景。
在这一张环境,乐视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总算和Z11拉近了一些差距,画面主体高楼都很清晰,因为两者的主摄像头都是1600万像素,放大之后两款手机的解析力表现也相差无几。至于两者谁好看,大家自己应该能分辨的出,Z11的画面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而乐Pro3的调教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毕竟乐视还是一个刚进入手机市场的公司,还有待进步。
第四张,夜景。
Z11这边画面观感不错,细节保留较多,而乐视那边画面比较亮,不过相应的噪点也更多,天空不能看了。放大之后看细节,Z11保留的细节更多,乐视稍差一筹,不过夜晚环境下我们拍照一般以能看见为主,对于追求细节次之。所以这张表现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从上面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Z11的拍照硬实力还是十分出色的,几乎可以碾压对手乐Pro3的。
6, 总结:
总的来说,努比亚Z11星空灰是一款优点十分突出的产品,无边框的惊才绝艳,拍照的拿捏有度,趣味十足,使得Z11十分吸引人,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想体验拍照的乐趣,感受媲美单反的照片,选择Z11是绝对没错的。
也希望努比亚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精,必定能够吸引跟多的用户和消费者。
评论
查看更多